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优势 >> 文物说史运河千里开通途
清朝画家袁耀的《邗江胜览图》,画面中的河流可能就是曾经的古邗沟,河上的桥可能是曾经的邗沟桥,公元前5世纪开凿的邗沟是大运河的起始河段。(资料图片)
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新建成与开放了一批优质博物馆,它们将伴随我们走过接下来的岁月。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内,今年新建成与开放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让我们走进博物馆,了解大运河的故事。
“取济一时”与“贻诸万世”
邗沟,大运河这个写了两千多年的故事,由此开篇。《左传》鲁哀公九年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公元前年,雄心勃勃的吴王夫差决定在扬州城北筑邗城,在城下开挖邗沟,以连接南边的长江和北边的淮河。时光流转,而今古邗沟遗址仍在,这两千多米长的河道仍滋润着今人。
大运河博物馆中展出了一幅清代袁耀的《邗江胜览图》,主要描绘的是当时扬州城北郊景物。画面水汽氤氲,远处层峦叠嶂,楼台依山而建,城郭河流环绕,一座石拱桥联结城内外,数十条大小船只在河中或停或行,拱桥两侧,走路的,问候的,抬轿子的,三三两两。当时的扬州城北郊,与古邗城多有重合,画中的这座石桥极可能是曾经的邗沟桥,桥下的这条河极可能就是曾经的古邗沟。
袁耀是扬州人,这幅画当是其居住京城时的思乡之作,并非完全写实。能够真切表现清代运河城市繁华的,是博物馆中的另一幅画,清代徐扬奉乾隆之命而作的《姑苏繁华图》。
别的不说,仅图中约一万两千余人,近四百只船,五十多座桥,二百多家店铺,两千多栋房屋,就能让人感受到“商贾辐辏,百货骈阗”的江南市井风情。其时扬州作为两淮地区的盐业枢纽、南粮北运的漕运中心,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麇至,比姑苏有过之而无不及。
江南的繁华,绕不过一千多年前隋炀帝杨广开通的大运河。
自夫差凿邗沟、刘濞开通运盐河、陈登开邗沟西道、邗沟西延仪征以及隋文帝开山阳渎之后,大业元年(年),杨广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众开通济渠,引谷、洛二水自黄河经汴水入泗水以达江淮,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大业四年(年),他再发河北民工百万开永济渠;大业六年(年),又下令修江南河。这四条河渠,首尾相连,如同一个横卧的人字,南方余杭、北方涿郡(在今北京)分别为其撇尾和捺脚,前后蜿蜒五千多里,贯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这就是声名远扬的隋朝大运河。
《周易》云:“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杨广以大业为年号并非完全自大,修建大运河一项确可称得上千秋“大业”。当年他开通大运河也许只是为了加强对江南的统治,这与吴王夫差开邗沟只是为了北上伐齐一样,都只是“取济一时”,不过,其影响却都“贻诸万世”。对此,唐人说,“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这一评价确系中肯之语。
不过,杨广开运河役使民力过度,运河开通后又三下江南,穷奢极欲,最终竟命丧扬州。如此沉痛的教训,成为后世人们观照大运河时的一面历史的镜子。
“截弯取直”与“化直为弯”
元朝定都大都后,鉴于航程太远、成本太高以及河道堵塞等多种原因,人字形的隋唐大运河已难以适应需要,元世祖忽必烈接受郭守敬的建议,弃弓走弦,先后挖通了北京到通州的通惠河、山东临清到东平的会通河、东平到济宁的济州河等,把人字形的运河改成了一字形。从北京到杭州,比隋唐大运河缩短了九百多公里,由此奠定了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基本走向和规模。
大运河截弯取直,留给后人一大难题是山东境内地势南北低中间高,分向北面的水通行不畅,枯水季节只能转运陆路,车拉人挑,费时费力。明代工部尚书宋礼听取汶上老人白英的建议,选取大运河纵剖面的制高点——汶上县南旺镇,建设了戴村坝,围绕引、蓄、分、排四大环节,疏河济运,蓄水济运,把大汶河的水调剂到大运河来,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为了让观众有更直观的感受,大运河博物馆里建造了一个展示南旺分水原理的模型,通过水源调配与水道水深控制,让漕船实现翻山越岭。这是我国大运河史上水利工程技术的创举,保障了此后五百多年间的漕运畅通。
与大运河截弯取直相反的是化直为弯。以大运河博物馆门前的河湾为例,这条原本只有一百多米长的河道,由于其地势北高南低,过去上游淮河流经时,水流湍急,水位直泻,奔向长江,不利通航。明朝万历年间,扬州知府郭光复化直为弯,使河道蜿蜒迂回,拉长到约米,增加了河道长度和曲折度,既抬高了水位,蓄住了水,又减缓了水的流速,堤坝受冲击更小,行船更稳。而今,大运河博物馆近旁的仿唐式大运塔,与南边高旻寺的天中塔、北边文峰寺的文峰塔相邻而伴,与脚下“几字形”的三湾俯仰相映,“三塔映三湾”已成为扬州的新地标景观群。
化直为弯并非郭光复首创,亦非扬州独有。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也就是今天的南运河,其德州段南起四女寺枢纽三角洲北缘,北至德城区第三店村,全长45千米,如一条游龙左旋右转,以“九曲十八弯”神秘走势,构成了“九望德州”的独特景观。实际上,这一段亦非隋代新开,而是利用了汉代屯氏河故道修浚而成,由此更可见“三湾抵一闸”的实践由来已久。化直为弯,延长了船只的停留时间,增加了河道里船只的数量,以至南运河的河道里常常“舳舻首尾相衔,密次若鳞甲”,促进了沿河区域的商业发展。
“人力本因天地力,河功诚擅古今功。”化直为弯是对水势运行规律的主动顺应与灵活运用,而截弯取直看似强用人力,但它建立在对水利水势的长期观察和认真思考上,也是对自然规律的灵活运用。“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大智慧在大运河修建中的精彩展示。
“疏川导滞”与“物勒工名”
漕运乃国家之命脉,因此历朝历代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维护大运河、保障漕运。大运河河道漫长,涵盖地域广,经过地形复杂,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途经闸河段、湖区段、天然河段、河运交汇段等复杂的地形和水域,在不同的涨水和枯水期,变化不定的水势更增加了“疏川导滞”的难度。为保持运河畅通,古人穷尽心力,南旺分水、束水攻沙、蓄清刷黄……这一切,多是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地取材。
防止水漫需要筑坝,也就是立埭。运河中的埭,要论名气首推扬州的邵伯埭。邵伯这个地方原先春夏两季湖水涨漫,因为地势西高东低,西边水少旱田,东边水多侵田,晋太元十年(年)太傅谢安出镇广陵后,在今邵伯这个地方,组织民工立埭,既使上游能蓄水利农,又使下游不至水淹伤田,结果“田获其收,民被其泽”。为纪念谢安,后人将其比作周公邵伯,此地因此改名邵伯,此埭得名邵伯埭。
北宋时,淮南转运使乔维岳创制的二斗门闸是对“埭”及其衍生物“单斗门闸”的改进。他在河道落差地段前后相距77米的地方,修建两个闸并设置闸门,将水流隔成三段,船上行时,关闭下游闸门,待水位升到与上游水面齐平时,平稳进入上游,船下行时,关闭上游闸门,待水位降到与下游水面齐平时,平稳进入下游,又在岸上建横桥,筑土垒石,以加固坝基。此举既废弃了过去船只过埭需要“埭程”(一种依靠人力或畜力的绞关装置)牵引的麻烦,又防止“单斗门闸”水位落差产生的顺流如箭逆行如爬一样的危险。这比欧洲年荷兰运河出现的覆闸,要早近四百年。
“所谓举天下之役,半在于河渠堤埽者。”埽,秦代以前称之为茨防,意思是用茨草做的河防。埽的制作并不复杂,是用苇秸、软草、柳枝等编成一张大毯子,上面均匀分层铺上土块和碎石,然后推卷成捆,用竹索、草绳等捆扎收口,即成类似圆柱形的巨大的埽捆。需要时将若干埽捆下至河岸指定位置,并用桩绳固定,即成埽工。埽工不仅用于堵口,还用于护岸、筑堤。正因此,古代河防机构每年秋天就会派出官吏沿河督办,以备来春开工。
无论立埭、建坝还是筑闸、修堤,石头无疑比夯土更坚固。如何将打磨好的石头联得更紧呢,大运河博物馆展示了一种被称为“蝴蝶铁”的铁锔扣,其外形如蝴蝶结,在两块相邻的石头接缝处预先凿出蝴蝶结大小的面积,然后将锔扣嵌入,用力打实,其牢固程度,正如俗谚所说,“石板上钉钉,拔也拔不出来。”值得一提的是,与南京明城墙砖上物勒工名的制度相同,博物馆中展示的五块运河堤坝铁钉钉头都有铭文,其中一块已经模糊,据考证为“钦工”,即指钦差工程段,另四块分别写有“礼字河”和“林工”,礼字河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林工的林即指林则徐,道光年间他主持修建了洪泽湖大堤。小小的铸印,背后是大大的责任。
“由来大巧原无巧,穿凿宁知禹德崇。”土、木、铁、石,这些最寻常的材料,古人用以穿凿了我们今天仍引以为傲的大运河工程。运河中流淌的,既是古人杰出的工程智慧,也是天下一体的信念,更是民为邦本的道德情怀。(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