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面诊的时间非常紧张,因为就诊患者很多,筱菁医生能分给每位患者的沟通时间很有限。为了提升面诊沟通效率,尽量做到“有效”沟通,让大家有满满的获得感,筱菁医生给大家提前预习“面诊策略”。
1
资料齐全
面诊的一个重要目标节点(milestone)是出具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方案,出方案的前提是片子和模型都齐全。以下是筱菁医生面诊的重要资料,缺一不可哦!
·头颅定位侧位片
评估前后向和垂直向骨性问题的基本依据;
·头颅定位正位片
评估对称性的依据;
·曲面断层片
评估牙根整体情况、上颌窦与牙根的关系等;
·CBCT大视野
判断关节位置和综合骨形态的依据;
·牙齿模型
评估是否能“直术”和减数拔牙的依据。
Q
外院的片子可以用吗?
可以。但头影测量片必须有“头影测量”报告,头影测量数值是制定方案的重要依据,如果给你拍片的医生不能提供,最好来北大口腔拍片子,筱菁医生可以在电脑上现场测量。建议外院拍CBCT的患者带电脑来就诊,带光盘我打不开哦!
头影测量报告是“酱紫”滴:
2
自我心理建设
对咬合功能与面形的认知和诉求是患者实施手术的主要动力,因此,如果你对面形有什么要求,应该是逐一列出,有次序,有章法。不能简单描述成“不协调、不流畅、不好看”,而是要说出来哪里突,哪里缩,哪里长,哪里短等等,这些都是“可执行”的信息,也是有效率的沟通。
如果你觉得靠语言难以表达你的诉求,也可以P图自己的正面、侧面、侧斜45度位的三张照片,让筱菁医生看看你对自己容貌改善的倾向性。一定是三张哦,让我看看你不同角度的“理想模型”。
照片角度示例
实在不行,还可以拿自己喜欢的明星/名人照片,让筱菁医生来帮你对比评估“可行性”。
3
“亲情”建设
未成年患者建议家长陪同,成年患者也建议配偶或“准配偶”陪同,或争得TA们的同意后,再来实施手术。原因很简单,一个人的长相除了取悦自己,也是别人对你建立认知的基础。请在产生做正颌手术的“动意”前,充分考虑到你亲近的社会关系的意见。
如果你做完手术,身边的人都说不好看,你也不会开心的。毕竟手术有风险,而且“变脸”也不仅仅是手术操作这么简单,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心理学变化。需要获得你最亲密的人的认同和支持,才能在整个治疗的过程中心情平顺,有所依靠。
4
做好功课
说起来真的要感谢各种社交媒体软件和分享平台,现如今大家上网获取资讯的方式,比起10年前简直不要太“高大上”。加之大部分正颌患者的年龄层次较轻,学习能力爆棚,因此在面诊前搜集充足、有用的资讯,对大家来说也是“易如反掌”。
筛选信息要找跟自己相似的案例。除了去看好的、正面的,也要看不好的、负面的,综合评估你的目标的可行性和风险。做功课时,也可以梳理对自己很重要但网上又找不到答案的问题,留着面诊的时候询问筱菁医生。
5
高效“跟医生聊天”
“你这人太不会聊天了”是一句网络常用语,意思是你不善于沟通。“会聊天”就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在和谐的语境里,尽量多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
在正颌手术治疗中,医生是实施的主体。只有让医生充分理解你、明白你的诉求,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而这个过程就要依赖你的“高情商”了。
推荐的沟通方式是在做好功课的基础上,总结问题清单,且简单扼要。你也要相信筱菁医生的理解力,你只需抛出问题,不需过多解释,我也能秒懂。
有些患者希望录音,之后可以反复听取或放给家长/配偶听。如果你想录音,请准备“问题清单”,并告诉我。我会拿着你的手机,对着问题清单回答,且尽量放慢语速,便于你回听。自由谈话的录音没有针对性,有营养的内容也不多,所以想录音一定要大大方方的告诉我。
“偷偷”录音的行为不被鼓励
偷偷录音的质量肯定是没有保障的。你也有可能出于紧张,漏掉了最重要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想录,就直接说出来。
Q
录音可作为诊断依据吗?
友情提示:唯一的诊断依据是你的病历。因此走的时候千万别忘记拿病历哦!
6
预设交流目标
门诊不是一个可以“闲聊”的地方,每位患者来就诊之前,都要给自己定一个目标。
比如“我要让医生帮我分析手术好还是正畸好”,“我要拿到治疗方案”,“我要决定先正畸还是先手术”等等。因此,将宝贵的面诊时间用来交流“有营养”的问题,是快速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
如果想让医生帮你做决策,可以把制定决策相关的“支撑材料”准备好;如果你想让医生帮你共同说服“父母大人”,那就迅速让医生get你想做手术的理由;如果你就是想找一个倾听者来倾诉自己的“容貌焦虑”,那你其实可以找其他“病友”,或者“心理辅导员”。
7
不要做“专家患者”
有些门诊患者在网络上“自学”正畸正颌联合治疗的课程,“学成”后给自己制定了“手术方案”,拿着“自己描绘”的头影测量片来找医生面诊。那个方案乍听起来特别“专业”,但是细想起来相当不靠谱,甚至自相矛盾。
每每看到这样的患者,都很想劝说TA们来考“正颌外科”的研究生。既然学习热情如此高涨,不如系统学习一下正颌外科知识,毕业后还能造福更多患者。当然,在TA正式学成之前,自己制定的方案肯定不能作为手术的依据。
如果这种“专家精神”出现在手术前,就更要不得了!这对我来说可真是:“剪秋啊,本宫头好痛”!医生和患者在方案上无法达成共识,只能推迟手术。医院床位紧张到飞不进一只蚊子,这种行为耽误了你自己,也浪费了其它患者的住院机会。
8
不要做“执念患者”
有些门诊患者的主诉是“大夫我想做正颌手术”。医生问:你想达到什么效果呢?答曰:变好看。医生问:你觉得自己的脸型有哪些问题呢?答曰:说不出来,就是想做正颌手术。
这类患者在“变美”与“正颌手术”之间自己建立了一个逻辑关联,并且特别执着。但事实上,可能让她变好看的方法并不是“正颌手术”。
我翻开就诊记录,发现TA其实已经看了很多医生,大多数都不赞成TA做正颌手术。这些患者中,大部分都不是正颌外科的适应证;或者说,可能存在通过正颌手术解决的咬合与面形问题,但效果不是患者想象的那样。规劝这些亲们,果断放弃执念。
9
不要做“心急患者”
有些患者“地包天”了很多年,均能自处。可一旦被告知“您需要正畸正颌联合治疗”,就迫不及待的想做手术,感觉一日不做,天都都要塌了。其实是心理学上典型的“延迟满足”现象。
客观来说,牙颌面畸形是“慢病”,需要慢治。骨骼畸形是天生的,但是天生的骨骼畸形引发的牙齿继发畸形却是不断变化的。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中的“正畸”治疗,就是纠正牙齿继发畸形的过程,牙齿的移动需要时间。手术的基础是牙齿的继发改变得到“拨乱反正”,因此手术不是立即就能做的。即便是新的“手术优先”治疗次序,也是要满足“稳定的术后即刻咬合关系”,才能实施。
所谓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建立术后即刻稳定咬合”这条标准是绝对不能“放水”的,排队手术也是绝对不能“加塞儿”的。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将等床位的时间与部分术前正畸工作重合。说到底,是考验正畸医生、正颌医生、助理的团队协调能力。关于这一点,其实筱菁医生已经想了很多办法帮大家节省时间了。
“筱”总结
沟通方式很重要、做好准备更重要。机会永远偏爱“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