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发展 >> 面对新资本进入市场该如何防守怎样筑起进入
企业面对潜在的竞争者进入自身市场的威胁,要如何做好防守,才能避免产业的围墙、进入壁垒被打破呢?通过达到规模经济、把控关键资源、把握现有的市场优势铸成结构性障碍,防止潜在进入者进入自身产业市场,防止被争夺市场份额。
上述三个结构性障碍来自贝恩的观点。贝恩是美国相对比较知名的一个咨询公司,他的创始人名字叫贝恩,这个公司在迈克尔·波特教授观点的基础之上,结合当时的环境特点,又重新演绎了结构性障碍的具体内容。按照贝恩的观点,把结构障碍分成三大类,包括规模经济、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按照贝恩的观点,一个产业结构性障碍的高低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一是规模经济,第二是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第三是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
规模经济。这个词来自于经济学,简单来说,规模经济就是随着一个企业规模的不断提高,这个企业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或平均成本是在不断下降的,这就是叫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应该和成本的联系起来。规模经济到底从哪些方面影响到结构性障碍的高低呢?来看模型图,横轴代表整个企业或整个产业的规模,纵轴就是代表相应的成本,这条曲线叫规模经济曲线。规模经济曲线并不是绝对下降,而是先下降后上升,说明一个产业并不是规模越大越好,当它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产业平均成本才是最低的。
在这个基础之上,如果继续投资扩大规模,成本不但不会继续下降,反而开始提高了,所以有规模经济效应。但是现实中并不是任何产业都有规模经济效应的,在存在规模经济效应的基础之上,不同产业规模经济效应所要求的规模水平也会有差异
假设某个产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同时这个产业内部的现有企业通过以前的投资,扩大规模都达到了规模经济效应所要求的最优规模水平,在曲线最低点的位置上,现有企业达到了最佳规模水平,也就是现有企业的成本降到了最低。如果现在有潜在介入者打算进来的话呢?因为潜在进入者刚开始投资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会一下子投资很多,不可能马上就达到产业所要求的规模经济水平,就说明潜在进入者的规模可能就会比现有企业的规模要小一些,根据模型图会发现,在潜在进入者较小的规模下,它的成本水平要高于现有企业,就意味着潜在进入者在进入这个产业的时候,没有太强的成本优势,如果它成本比较高,在和现有企业争夺客户的过程当中,就很难把客户吸引过来,所以就认为存在结构性障碍,潜在者的进入威胁就会相对比较小一些。
规模经济可以在一个企业运营的很多领域都体现出来,而不仅仅局限在生产规模上,规模经济几乎存在于企业所有职能领域中,包括生产、采购、研发、营销、服务网络、销售团队的利用、分销等。比如生产,一个年产30万台的企业和一个年产5万台的企业,成本肯定会有很大的差异。比如采购,也可能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某个产业的采购量可能会非常大,如果一次采购达到一定量,就可以享受在采购这一块带来的成本降低。比如研发,在医药企业在研发这一块可能会存在规模经济效应,除此之外,医药产业的医药企业在销售药品的时候,一般会有一个很庞大的销售团医院,医院,在这种情况下,哪一个医药企业拥有比较完善的销售网络、比较庞大销售团队,在这块就会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
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的控制。潜在进入者一旦进入产业内部,需要展开经营,就需要资源的投入,就会和现有企业争夺资源,争夺资源的结果就会导致资源的价格会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如果产业内的现有企业对关键资源都已经牢牢的控制住了,潜在进入者进来之后,要么拿不到关键资源,拿不到就没有办法展开正常经营。要么可以拿到,但是由于都被现有企业控制住了,获取的难度就会增加,意味着有关的成本就会上升,如果潜在进入者有关成本上升了,说明现有企业通过对关键资源的控制,就获得了其他方面成本上的优势。所以在贝恩的观点当中,就把关键资源简单归纳为与规模无关的成本优势。
关键资源有哪些典型的表现呢?表现为对资金、专利或专有技术、原材料供应、分销渠道、学习曲线等资源及资源使用方法的积累与控制。比如现有企业控制住资金了,潜在进入者进来要投资要生产,也需要资金,如果他拿不到相关的资金或获取资金的成本很高,意味着潜在进入者的威胁自然就会降低,因为它不具备成本优势。比如专利或专有技术,潜在进入者没有专利,也没有专有技术,就会处于劣势。
比如学习曲线,学习曲线一般也可以叫经验曲线,这个名词来自于经济学,意思就是随着一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累计产量的不断提高,生产产品的平均成本或单位成本在不断的下降,就是学习曲线或经验曲线。这里也是跟成本联系起来的。
要注意学习曲线和规模经济曲线是有明显差别的。规模经济曲线图是代表规模经济,横轴是规模;学习曲线效应图,横轴是累计产量,是实际的累计产量,不是企业的生产能力或生产规模。两个曲线的形状也不一样,规模经济强调随着规模的不断提高,成本先下降后上升;学习曲线或经验曲线,随着累计产量的不断提高,成本是下降的,就是一个企业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际产量累计数会越来越高,累计数越来越高说明生产这种产品的经验就越来越丰富,经验越丰富,在生产过程当中,生产效率就会越来越高,伴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产品的单位成本就会一直呈下降趋势。这就是学习曲线(经验曲线)跟规模经济曲线二者本质的区别。
对于一个企业经营来说,这两个效应到底是同时发生还是不会同时发生呢?有不同的情况,有的企业可能历史很短,而且刚刚新建的企业,学习曲线效应又会很低,但是可以通过初期的投资加大,一下子通过投资达到规模经营效应所要求的最佳规模,那么这时候它的成本仍然会下降得很明显。另外一种情况,有的企业生产历史很悠久,但是规模不大,说明这个企业规模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由于它历史很悠久,所以累计产量很多,那么就可以通过学习曲线来降低成本。第三种情况就是这两个效应同时发生作用,有的企业一方面历史很悠久,历史上已经生产很多产品了,同时它的规模也非常的大,对于这个企业来说,规模经济和学习曲线就同时起作用了,这种企业的成本下降趋势会更明显一些。
比如资源使用方法的积累与控制。什么是资源使用方法?当一个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时候,一定需要某种特定的资源,而不同企业对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千差万别的。比如冬天的时候,北方需要供暖,供暖要烧锅炉,过去都是烧煤,不同的锅炉厂、供热厂,对煤炭使用的方法就会有差异。有的锅炉厂和供暖公司,对于怎么去烧煤炭,效率更高,使用的效果更好,就导致这种供热公司或锅炉厂,在燃烧煤炭的时候,煤炭的燃烧利用率特别高,如果煤炭的燃烧利用率特别高,供热公司的成本就会下降。而另外一些供热公司,员工对煤炭如何更有效的使用,并没有太多的经验积累,只是随便地去烧,可能煤炭没有完全烧掉就已经被倒出来了,那么这种企业的资源消耗量就非常大,成本就会非常高。
规模经济引发的成本优势,通过对关键资源控制、现有企业获得有关成本优势,都是从成本角度进行的分析的。
现有企业的市场优势。产业内部的现有企业,通过某种渠道已经获得很强的市场优势了,凭借这个市场优势就可以形成很高的结构性障碍,使得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就会明显降低。
现有企业会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得市场优势呢?一个是品牌优势,一个是政府政策。
第一个途径是品牌优势,现有企业在整个市场当中,它的品牌已经被顾客广泛认知、广泛接纳,形成了它的品牌优势,在这种情况之下,潜在进入者在进来的时候,要想把顾客从现有企业的品牌吸引过来,是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这就构成了很高的结构性障碍。
品牌优势主要是通过产品的差异化得来的,就是现有企业的产品都具备很强的个性、很强的特色,产品有它的差异化特点,凭借差异化特点形成了品牌优势。
第二个途径是政府政策,对一个国家和地区来讲,为管理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转,这个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可能会对某些产业颁布一些限制的政策或禁止进入的政策。凭借这种政策的颁布和执行,就会使得产业内部的现有企业获得了很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政府政策又有两个不同措施,一个叫限制,一个叫禁止。
限制就是对于这个产业,当地政府不是不让进入,潜在进入者可以进入,但是当地政府会通过某些方面政策的颁布,把技术的门槛抬得非常高,如果达不到政策的要求,是不可能进去的,这就是限制。典型的政府限制包括技术许可要求、原材料获取渠道的限制、环境污染的限制、产品安全和能效限制等。
比如技术许可要求,意味着该产业当地政府会要求的很高的技术水平,如果作为投资人想进入这个产业,达不到技术水平的要求,就不让进来。比如国内的汽车产业,如果要想生产汽车,首先要达到国家所要求的排放标准,现在可能达到国六了,假设作为投资人,如果技术只能达到国三,是不可能让进入的
比如原材料获取渠道的限制,可以进入产业生产,但是很多原材料会拿不到,因为获取原材料的渠道都被政府控制住了,不给潜在进入者,不就限制了潜在进入者进来。
比如环境污染的限制,像前文讲的汽车行业的国六国三的排放标准,造纸厂等厂家的排放标准等。
比如产品安全和能效的限制,例如生产儿童玩具,如果达不到国家颁布的有关儿童玩具的安全标准,就不会允许投资生产,就相当于把技术门槛给提高了。
政府限制在不同产业,具体的措施是不太完全一样的。
除了限制之外,政府有可能采取一种更加极端的方法,就是政府相关部门干脆明文禁止资本进入这个产业。如果根本就不让进,产业内部的现有企业这优势就会特别明显。比如说我国的电信产业,目前为止只有三家主要的企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对于这个产业,国家现在是明确禁止的,也就是其他资本想进入国内的电信业,是不行的,不会给颁发经营许可和相关执照,这就是政府的禁止。
住随着时间的变迁,不同产业的结构性障碍的表现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工业化时代,涉及传统的生产企业,主要的结构性障碍的典型表现,有大规模的生产设施,有完善的产业链,还有强大的渠道能力等,这些在传统的工业化时代,作为传统的制造企业,都可以帮助形成很高的结构性障碍。
如果时代发生变迁了,到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对于不同的产业,主要的结构性障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比如电商平台,需要有完善的货架,完善的框架就是电商平台上应该有尽可能多的商品,消费者想买什么商品,在这个电商平台都可以找得到,这个电商平台才可以形成很高的结构性障碍。此外还包括根深蒂固的用户习惯,像某些用户在电商平台购物的时候,一般在JD去买,可能就不回去某宝、PDD去购买,这就是用户习惯,用户习惯就是很高的黏性,就会帮助电商平台形成一个很高的进入障碍,因为其它的竞争对手、潜在进入者,要想把这种粘性很高的用户吸引过去,相对是比较困难。还需要良好的履约系统,在电商平台买完东西了,不满意退货,有纠纷了怎么处理?都是电商平台必须要处理好的,如果处理不好,顾客会很容易流失,那么潜在进入者就很容易把这些客户吸引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