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材料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16测试塔台模型

发布时间:2022/6/10 14:36:57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的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微课

声明:以上视频转自浙江省喻伯军名师网络工作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非营利性转发,仅为疫情期间紧急教学配套使用。感谢喻伯军老师和原作者的无私贡献,所有小科人向你们致谢!

(视频最大化,横屏观看,视觉效果更佳哦!)

电子课本

教学设计

声明:以下教学设计转自权威网站“小学科学教学网”

6.测试塔台模型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曹文佳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理解了工程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体会并感受设计的重要作用;亲自设计和制作了塔台模型,明白了既要遵循设计图纸要求,在制作过程中也会有新的发现、感受、改进;知道了评价表和设计方案;有了一定的搜集与分析数据的能力。

本课是学生在经历了设计——制作——改进模型后进行测试,测试是对塔台模型设计是否合理、科学、符合要求的检验,是工程设计中又一重要环节。测试标准就是第4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本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体现了本单元学习的连贯性和工程的系统性。

测试板块,由三个有顺序、有逻辑的活动组成。第一个活动是“明确测试标准”,通过第4课的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以此表为依据进行量化评分。第二个活动是“展示与测试”。学生按要求进行测试并评分。第三个活动是“自我评估”,各组通过分析测试结果,梳理各自塔台模型的问题,思考解决方法。

研讨板块,研讨部分以测试数据为依据,让学生进行自评、反思、发现模型设计优缺点以及明确改进方向,为下节课改进塔台模型做好准备。

学生经历了精心设计与制作,对如何测试塔台以及怎么评价塔台是充满期待的。学生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面对大量数据需师生协同指导他们进行数据的汇总、整理、分析和对比。同时需要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数据找到本组塔台模型的优缺点,根据数据和测试经验明确问题及改进方向,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和工程技术中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概念目标

1.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2.完成一项任务(测试)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

2.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归因问题所在。

3.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测试活动充满好奇与热情,认识到测试的重要意义。

2.能基于观察事实作出合理判断。

3.能虚心接纳同学意见,通过反思交流,调整原有设计,从而达成集体共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检测工具对测试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一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重点:理解测试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是衡量设计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方法。

难点:通过分析、对比测试结果,能归因问题所在,明确改进方向。

为学生准备:塔台模型、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问题梳理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米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3-5个或多本教科书、小盆、电风扇、抗震检测仪、教学课件。

一、聚焦(预设1分钟)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制作了塔台模型,各个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是否符合要求?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大家觉得我们该怎样进行测试?

2.揭题:测试模型环节决定着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工程设计中的又一重要环节。让我们通过今天的测试来了解吧。(板书:测试塔台模型)

二、测试

(一)明确测试标准(预设8分钟)

[材料准备: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1.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思考:我们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具体评分标准如何?

分组讨论。

交流汇报。塔高、顶端承重、抗风能力、抗震能力为第一目标,为达到最优的目标,材料成本要精简,分工合作要齐心协同,设计图及文字说明要精细,模型要美观精致。

根据学生回答将塔台模型制作记录表转化成测试记录表。

2.出示小组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班级研讨,教师协商统一评价指标,明确测试方法。

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第()组

分值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塔高

顶端承重

抗风能力

抗震能力

材料成本

分工合作

美观

总分

()cm

()元

赋分

缺少图文设计

55cm

承重最小

1级

(小风量)

1级

(轻微)

成本最低

无分工

结构欠佳、粗糙,或最差

1分

赋分

有图文、说明较混乱、无标注

56-59cm

承重中等

2级

(中等风)

2级

(较强)

成本中等

有分工

结构比较合理、较美观,或中等水平

2分

赋分

有图文、有标注、说明清晰

≥60cm

承重最大

3级

(大风量)

3级

(强)

成本最高

明确分工

结构合理、美观,或最佳

3分

合计

填表要求:请在对应空格区填写相应数据。

(二)展示与测试(预设21分钟)

[材料准备:塔台模型、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米尺、装满水的矿泉水瓶3-5个或多本教科书、小盆、电风扇、抗震检测仪、学生活动手册]

1.教师出示测试工具,引导学生进行前期预测,思考我们该怎样进行测试?注意什么?如何进行评分?

2.小组讨论汇报。

3.出示相应测量方法。

(1)将塔台模型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将米尺竖直放在塔台模型旁,可借助书本量出顶端所处高度,平视读出数值;

(2)使用一样的重物测试塔台模型,将厚度相同的书本均匀叠放在塔台顶端,3秒稳定后,继续叠加,倾斜后停止计数,最后一次增加的本数不能计入,也可以用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测量;

(3)用同一电风扇测试,电风扇的1、2、3挡分别为小、中、大风量,依次测量,没有明显倾倒和移动则能抗该级别的风;

(4)用模拟地震仪测试抗震能力,条件有限的也可用课桌人工模拟不同等级地震来测试。

3.材料成本统计需要通过制订材料费用进行测算,出示成本价目表。吸管一根0.1元、钩码一个1元、滚珠一个0.2元、胶带一米0.1元、弹簧一根0.2元。

5.出示注意事项:

(1)测试的方法、标准、工具都需要统一。

(2)各组打分时,请大家注意公平公正。

6.分组测试,及时记录数据。

7.小组交流汇报,教师将各小组结果汇总到塔台模型测试记录表中,其中需集体评议的项目教师计算预打分的平均分后记录最终得分。

8.分析汇总后的数据,对总分或个别分值突出的小组颁发不同的奖项。

(三)自我评估(预设6分钟)

[材料准备:问题梳理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

1.下发问题梳理记录单,找到本组得分较低的项目进行问题查找和分析,填写问题梳理记录单。

2.交流汇报。

三、研讨(预设4分钟)

[材料准备:]

1.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表现最佳的是哪些方面?我们是怎么做到的?

2.小组建造的塔台模型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所出现的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注意:不同层次的要求需要协调调整。例如,修正承重等问题时该如何平衡成本、美观。

3.其他小组的建造的塔台模型对我们小组有什么启示?

6.测试塔台模型

测试标准:测试方法、评价标准

测试评价:塔高、承重、抗风、抗震

附加评价:成本、设计图、分工、美观

评估反思:最佳项目、寻找原因、思考改进

1.测量塔台模型高度是否达标我们选择的工具是(B)。

A.电子秤B.米尺C.书本D.电风扇

2.塔台模型顶端承重能力通过放置重物进行测试,应选择(C)。

A.大小不同的书本B.苹果

C.一样大小的书本D.各种各样的铅笔盒

3.塔台模型的高度是(C)。

A.立柱的长度B.侧面梯形的高

C.顶面和地面间的距离D.立柱的高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2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