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发展 >> Ansysworkbench学习材料整理
结构非线性的来源
1)大变形
2)接触非线性
3)材料非线性:材料具有非线性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进行非线性问题求解时
1)打开大变形开关
2)使用非线性环境划分网格
3)选择合适模型的求解单位
4)结果设置位1倍Scale
5)非线性求解时,先采用线性接触试算
接触分类
线性接触:绑定和不分离
非线性接触:粗糙,无摩擦、摩擦
绑定(bonded):接触面之间无相对运动
不分离(NoSeparation):连接面之间不会发生分离,可以有小的摩擦滑动,不允许有法向分离,但允许有少量的切向滑移。
无摩擦(Frictionless):与一般接触相比,不存在摩擦力,既有法向分离同时也有切向滑移。
粗糙(Rough):摩擦力无穷大,允许有法向分离,不允许有切向滑移。
摩擦(Frictional):允许分离,允许有摩擦的滑动。
表1接触类型对比
注意:
1)摩擦接触中,摩擦系数0.2时计算结果会提示,不用处理
2)非线性接触不适用于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的线性分析,定义的非线性接触将被忽略。
接触行为
程序默认对称接触(Symmetric),此时任何一边都可穿透到另一边。对称接触行为更容易建立,需要较大的计算量。
选择非对称接触(Asymmetric)时,接触面的节点不能穿透目标面。接触面和目标面的指定可在内部互换。
只有罚函数和增强拉格朗日算法支持对称行为,普通拉格朗日和MPC(多点约束)算法要求使用非对称行为。
对称面的选择
对于非对称接触行为,手工选择接触表面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当凸面与平面或凹面接触时,应选择平面或凹面为目标面。
2)当硬表面和软表面接触时,应选择硬表面为目标面。
3)当大表面和小表面接触时,应选择大表面为目标面。
4)如果结构已划分网格,应选择较粗糙一方的表面为目标面。
5)刚度相同的大小面接触时,应选大面为目标面。
接触算法
为了阻止接触面表面相互穿透,在相互接触处需要建立一定的规则,既接触算法。ANSYS采用的是接触约束算法,它提供了五种接触约束算法。
罚函数(PurePenalty):适用于各类型的非线性接触,通过把接触假设成两个节点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拉格朗日法(Normallagrange):该方法可得到0或近似0的穿透量,是一种精确的接触算法,但是需要使用直接求解器来求解,在接触状态发生急剧变化时,容易发生计算震颤从而较难收敛。
增强拉格朗日法(AugmentedLagrange):计算接触压力时,引入了附加项λ,既F=Kx+λ,使得接触压力对于接触刚度的敏感性降低,更利于在给定的接触刚度较大的时候收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计算精度,但同时也会造成收敛时间加长。
在大变形问题的无摩擦或摩擦问题中,建议将程序控制(罚函数)算法修改为增强拉格朗日,因为增强拉格朗日的公式增加了额外的控制自动减少渗透的功能。
多点约束方程法(MPC):适用于绑定接触、不分离这两种线性约束。他在接触面间添加一个联结使两个面之间不出现分离。多点约束法支持大变形效应。
梁约束法(Beam):在两个接触面之间添加无质量的梁进行联结,这种算法只适用于绑定接触。
表2接触算法对比
探测方法
罚函数和增强拉格朗日:默认使用OnGausspoint(积分点)进行探测。
拉格朗日与MPC公式:默认使用Nodal-NormaltoTarget(节点-目标面法向)方法。
摩擦的接触面和目标面之间存在偏移时,为了更好满足力矩平衡可选用“Nodal-projectionNormalformcontact(节点-投影法向接触)”。
穿透容差:允许穿透量,代表F=KX中的X,一般使用程序控制,程序控制默认为0.1*单元厚度。
切向滑移容差:又称弹性滑移容差,一般使用程序控制,程序控制默认为0.1*单元长度,用户可以设置为数值或因子,因子既相较于下层单元的长度比例。如果弹性滑移在许可的容差范围内,接触协调性在切向满足要求。绑定、粗糙、摩擦接触等增强了切向的协调性。
法向刚度既K值,刚度越大,计算越精确,但是越难收敛。默认程序控制,对于绑定和不分离约束,默认K=10;对于其他形式的接触,默认K=1.0;手动体积为主的问题,建议设置为1,对于弯曲为主的问题,建立设置为0.01~0.1之间。
几何修正
几何修正包含:接触面处理,接触面几何修正,目标面几何修正。其中当接触类型为非线性接触(无摩擦、摩擦、粗糙)时才会出现接触界面处理选项。
接触界面处理
当接触类型为线性接触(绑定,不分离)时,程序将忽略干涉与间隙,不需要修正。
当接触类型为非线性接触(无摩擦、摩擦、粗糙)时,需要修正间隙或干涉。有时候CAD模型不一定会有间隙,但是在有限元划分网格离散化后,会出现间隙。
可以通过设置无增量的偏移(Addoffset,NoRamping);线性增量偏移(Addoffset,RaampedEffects);自动接触(Adjusttotouch)
绑定和接触行为通过建立一个足够大Pinball半径允许忽略接触和目标面间任何间隙和干涉。但是对于摩擦或无摩擦接触,初始缝隙无法被自动忽略,这是因为它有可能代表几何信息(相互接触或脱离接触)。
1)AdjustedtoTouch
该设置,界面上存在的间隙将会自动补偿到接触状态,界面上存在的干涉将被自动消除。
2)Addoffset
能够自定义来指定允许接触面偏移的正负距离。正值代表关闭缝隙。负值增大缝隙。
Addoffset,Rampedeffects:一个载荷步分割为几个子步逐步施加,难于收敛的干涉问题使用。
Addoffset,NoRamping:一个子步一次完成载荷施加。
接触面几何修正
用户可以在该选项中选择圆面光滑(Smoothing)和螺栓截面(BoltThread)
1.螺栓截面(BoltThread)
BoltThread能够利用简化圆柱模拟螺栓连接,一般设置过程包括
(1)创建接触关系
(2)接触几何修正:定义Orientation方向,上图采用RevoluteAxis建立坐标系需要设置起始点StartingPoint和终止点EndingPoint。
(3)建立起始点和终止点坐标系
(4)定义螺栓螺纹基本参数,如平均螺纹直径MeanpitchDiameter,螺距PitchDiameter,牙型角ThreadAngle,单、多线螺纹ThreadType以及左右手定则Handedness等。
模型干涉的前处理
右击项目的Geometry,选择使用Spaceclaim编辑,在SC中点击准备-干涉,干涉部位以红色显示,点击干涉部位或左上角的√,干涉部位被移出。默认是从较大的几何体中删除干涉部分,如果想反转可以勾选左侧修复选项下的“从较小主体中去除”。
模型间隙的前处理
在SC中,点击准备-间隙,在左侧查找选项中设置要查找的间隙距离,回车后模型的间隙以红色高亮显示。螺栓预紧力
4.8级螺栓含义:螺栓材质公称抗拉强度达Mpa级;螺栓材质的屈强比值为0.8;螺栓材质的公称屈服强度为×0.8=Mpa
螺栓扭矩与预紧力关系:T=KDF
T:螺栓安装的扭矩
D:螺栓的公称直径
F;螺栓预紧力
K;拧紧力矩系数,一般区取0.2
首先对螺栓进行模型处理,使用Slice命令把螺栓切成三个部分(螺帽、螺母、中间螺杆部分),螺纹和螺母之间建立绑定接触,对螺纹的强度进行校核。
螺纹施加预紧力;以螺母建立局部坐标系,Z轴在螺栓轴向方向。
刚体接触
划分网格时,只需要将目标面网格划分即可。
仿真结果判断
模型尺寸、材料、载荷等参数是否使用统一的单位制
结构力学仿真中常使用MPA单位制,既国际单位制中的mm-s-Mpa-ton-N作为基本单位,模型尺寸以mm为单位,材料密度为ton/mm3,集中力单位为N,压强单位为Mpa;对应的计算结果应力单位为Mpa,位移单位为mm,力单位为N,能量单位为mJ。
材料本构是否准确
线性小变形分析中,金属、橡胶、塑料等工程上常用的材料都可以使用线弹性材料本构进行模拟,比如粘胶只起传力作用,并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