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材料

里弄复活蜕变中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3/3/11 0:59:34   
颈部出现白癜风 http://m.39.net/pf/a_7007762.html

西北视角

庚子年秋季的景德镇,建筑师朱锫设计的江西省景德镇御窑博物馆落成开馆。以“蜕变”为名的中央美院当代四大家作品联展作为景德镇御窑博物馆开幕展如期而至。此次项目的落成无疑是在全球化逆潮下的一次源于中国文化意识自觉的梳理和表达,以建筑为母体,当代艺术作品介入建筑空间为呈现方式,展开了一次多元共生的知识对话,为学界与社会各方针对建筑、艺术、人与社会的关系延伸出更多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可能性。

正如本次策展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评论家周榕教授所说的,设计师主创者朱锫先生是与中国当代艺术是最相通的一个人,因为他也不断地在为中国当代建筑再注入一些新的思想的能量。但从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所呈现出的效果来看,朱锫找到了近乎失传的一门手艺,即建筑还有可能作为艺术品。“朱锫深研传统文脉,致力精神建构,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中,以御窑场所为基点,取古窑券拱为意象,使博物馆功能与文化空间感受别出心裁,浑然天成。”此次活动总策展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教授在此次活动中对御窑博物馆评价到。

图左:拱、窑砖、光线

图右:开放的拱券之间

项目的设计和建造过程,正如考古发掘现场一样,博物馆设计可以追溯到从旧窑砖中所留存的温度谈起,直到最终建筑整体以东方拱券型制的独特造型呈现,建筑被赋予了手工制造过程的温度感和时间性。朱锫在讲述御窑博物馆的设计理念时,表达了建筑中“根源性”与“生活方式”二者对于这一项目的考量所在。整个建筑试图挖掘根源性:首先是自然和气候条件,南北向摆放的拱顺应夏季主导风向,让风穿越建筑;垂直院落回应景德镇当地民居的“大出檐、小天井,烟囱效应”的特点,实现自然通风。其次是生活方式,窑的概念深深植入到每一位当地人的血液之中。总之,御窑博物馆的创作理念就是希望挖掘上述这两种根源。“拱”这种原始的建筑形态也自然形成了。

建造方案实施的过程很大程度受到当地人造窑方式的影响。当地人建窑时不用脚手架,完全依靠人的手指,最终徒手完成窑双拱结构建造。建造过程中工匠的本能性和协调性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理念向自然建筑的实施方向靠拢,体现出有机的设计理念。

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来看,一个建筑需要通过一种不完整的方式,形成和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空间的流动性,暗示层层空间跨越。可以看到建筑它有着很自然的里出外进的方式,实际上它对应的恰恰是民居的那种自由的布局方式。建筑有很多虚的空间,这些虚空间是跟城市环境相接壤。建筑采用大量的原材料,即每年柴窑所废弃的旧窑砖,这种窑砖在当地往往会被重复利用于民居房屋的建造,一块窑砖从手工业制造到民居搭建,完成了一种社会身份的转换,与御窑博物馆生态有机的设计理念不谋而合,新旧交替中形成循环可持续的理念,蜕变从一块窑砖开始。

研究模型

“在遗产保护角度,先断后连比先连后断来得更尊重历史。”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张杰说道。御窑博物馆断开的是传统样式的延续,连起来的却是景德镇文脉的根源。通过对所在遗址建筑材料的认识,试图解决新老砖之间的关系,希望在建筑面貌上呈现出一种自然的、而非图像化的状态。多孔性的内部空间极具流动性,暗示层层空间跨越,建筑空间边缘的茶室长缝为内外部空间交互形成一种“通道”,通道接口引导处于内部空间的观众的注意力,巧妙暗示建筑外部相接壤的地下遗址。暗示的同时也在提示“断”与“连”的关系。

这在全球遗产保护领域也曾浮现出优秀的实践样本,如位于德国科隆的科伦巴博物馆,由建筑师卒姆托设计完成建造,其设计策略同样源于对历史遗产如同地质分层结构的堆叠和解构,在托起新的博物馆体量的基础上,为其下的遗产残骸提供庇护,新的建筑体并未与遗址完全分割开来,新旧之间的断连关系被处理的自然纯粹,使建筑与周边街区融合。

无独有偶,意大利乌菲茨博物馆中陈列的巨型建筑雕塑作品《巨人的战役》,其保存和修复的理念同样体现了“断”与“连”的关系,支离破碎的建筑雕塑得以被还原,但缺失的部分则是断层式的平面砌筑予以填补,如果古希腊雕塑的静穆和单纯在《巨人的战役》波澜壮阔的肉搏脚力中仍然得以留住伟大与高贵的气质,那么这次的朱锫的建筑也是一次对瓷都文脉的尊重和延续。不破不立的断后再连,为中国历史街区、历史城市,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解决思路。

研究模型

本次开幕展览的策展理念针对传统文化向当代转化的议题予以有效回应,对艺术在地性等问题的探索也得以体现,通过建筑设计之初对于景德镇当地文脉的调研和把握,从传统建造工艺的转化到现代科学的空间设计理念之间的对应相交,建筑空间中向外界环境的延伸与自然衔接,以及内部空间交错流动的排布设定,都对中国本土文化艺术的多元展现提供了平台空间,当代艺术中不破不立的创作精神,和人与知识体系建构时的多点触及和多元化,与建筑空间其背后隐含着“可游”的诗意形成交融并置的关系。

作品《揽胜——御窑博物馆创作过程模型》和《化境——御窑博物馆创作手稿》是御窑博物馆创作草图和过程模型分别以长卷和浮岛的形式展出,长卷以时间为轴平铺直叙,真实记录了艺术家富有想象力的创作构思和当代建构思考。模型浮岛则为观者展现从大尺度的推敲、建筑空间和局部节点研究的工作过程,其中部分工作模型作品被美国纽约现代博物馆及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收藏。“御窑博物馆在开始施工之后发现了一处明代遗址,面临去与留的抉择时,最终还是决定将其融入到了博物馆中,赋予其更深的根源。”朱锫老师指着模型中的遗址讲解道。除了创作草图和模型,展览还通过窑砖砌筑艺术装置再现博物馆的建造过程,这些保存着这座城市不可分切割的记忆温度的老窑砖映射出古老的城市智慧和生态环保的当代意识。

自西南观御窑博物馆

此次四大家作品的创作根源与御窑博物馆的设计理念相互呼应,每组作品都回答了对于不同艺术表达方式与空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对人与环境共存共生的模式探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走向当代大众生活,走向世界的问题。

正如《建筑学报》执行主编黄居正所说,一件优秀的建筑作品应具备的三个特性:事件性、技术突破性和实验性。好作品从场地转换为场所,场所成为承载记忆和身体经验的容器。御窑遗址的存在,正是为博物馆奠定了时间的厚度,在新旧交替形成的现状美感之中,瓷都在中国文化积极融入全球化语境时孕育了一次华丽的蜕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358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