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材料

罗阳用30年回答中国人即使有了航母,十

发布时间:2023/2/8 17:44:27   
白癜风最好用中药治疗 http://m.39.net/pf/a_4447714.html

年9月25日,辽宁舰航母正式入列,作为中国一艘航母,备受瞩目。美国一位上将却断言:“中国人即使有了航母,十年内也玩不转舰载机”。

年11月19日,第十四届珠海航展上,除了歼-15舰载机,歼-5呼之欲出,尽管最后没有揭开神秘的防雨布,但是军迷们十分肯定地说:上舰的目标指日可待。

10年间,从辽宁舰入列到00福建舰航母下水,大家犹然记得关于舰载机的断言,中国科工研发的回答是“呵呵”一笑。你不懂中国军人的精神,又哪里算得出中国腾飞的速度?

0年航空梦,为首艘航母配上舰载机

为了让中国首艘航母有舰载机,沈飞工业根据苏原型机T10K研发了歼-15,作为我国第一款舰载战斗机,造出它却并不容易,研制总指挥罗阳就在努力数十年,却倒在了歼-15成功着落的那一瞬间。

罗阳,年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年恢复高考后,17岁的罗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高空设备专业学习。

那个年代班里的学生年龄大小不一,最大的1岁,最小的罗阳只有17岁,但是年少的他为了航空梦,刻苦攻克高空设备专业课,就为了早日实现自主设计的飞行器飞起来。

所以,不光罗阳,同年代的总师,比如歼-20总师杨伟,运-20总师唐长红等,虽然他们不在一个学校,但是都有同样的习惯——啃书。

罗阳也不例外,国内的教材看完了,就想方设法搞国外的书看,就连大年三十也是在大学的自习室里度过的。对于他来说,在学校的每一天,都是探索蓝天奥秘的每一天。

年,罗阳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担任设计员,此后他的一生都与中国航空紧密相连。

刚进研究所,罗阳便被纳入设计团队,从事驾驶员的座舱顶盖研发,接到任务,他再一次夜以继日。

当时,美苏等国已经完成了第三代战斗机的研发,马上进入第四代,而我们还在进行二代战机歼-8Ⅱ的攻关任务。苏-27、F-16等三代机已在有的国家服役多年。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已经不能用年份来形容,而是代际差距。

80年代,出国留学成为热潮,航空工业的日子也不好过,那句“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就是真实的写照。

为了生存,沈飞也做过民品:汽车、洗衣机、铝合金门窗、电饭锅……反正只要能赚钱的,都尝试过。

全所一年交6架飞机,多人只干一个改进型号,每个月的工资只有80几块钱。一年分配来的学生有六七十人,结果0个人都走了,很多人当时都嘲笑自己:没能耐的人留下来了,有能耐的人全都出去发大财了。

很多人选择出国,没有出国的也在“混日子”,很多同事要么去搞搞副业,要不打打牌,看看小说。罗阳却在昏暗的办公室看着技术资料,并在废纸做成的草稿纸上密密麻麻地写下各种公式和运算过程。

有同事劝他,现在都这样的,还这样固执干什么?但是执拗的罗阳没有松懈,等到了90年代,罗阳在全所率先开始用计算机替代手动方法计算座舱盖温度,草稿本上记录的正是这一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全过程。

敢为人先的罗阳用时刻准备着的心态度过了航空工业的低谷,等到了再次腾飞,罗阳也从设计员走上了领导岗位,进入沈飞公司担任管理工作。十余年中,他和沈飞团队的成员一起,终于实现了三代机到四代机的成功飞跃。

在这里,罗阳遇到了自己的小师弟——孙聪,同为沈阳的孙聪和他师哥罗阳一样,酷爱航空,学习刻苦。而后这两人在沈飞创造出了中国首架舰载机——歼-15,代号“飞鲨”。

孙聪至今还难忘记,那一天,他们的“七匹狼”少了一只:“那天我一进门,罗阳夫人拽着我的手说:“罗阳跟着你走了,你怎么不给我带回来!”

8天7夜,总指挥倒在了梦想落地时

年,瓦良格号经历百般曲折终于抵达大连港,年后正式进入改装计划,中国由此开启了航母发展的新纪元。

作为在海洋战场上夺取与保持制空权、制海权的重要力量,舰载机就是航母的双翼、出鞘的利剑。能够起降舰载机的航母,才是完整意义上的作战平台。

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就对阻拦钩、折叠翼等舰载机技术做过一些探索,也曾论证过舰载机方案。

直到罗阳担任领导,孙聪担任总师,这套班组合下来才真正全面实施。舰载机的起降,被认为是“刀尖上的芭蕾”。即便是参照苏-27的T-10-K-号机的原型进行研发,其中困难也是一言难尽。

年,年富力强的罗阳成为沈飞集团的“掌门人”。上任伊始,罗阳曾这样表白:航空报国是使命、不是口号,沈飞的责任就是国家的责任,我对自己的要求是8个字“恪尽职守,不负重托”。

“”+“”,飞行般的速度减少差距。罗阳担任沈飞“掌门人”5年,沈飞实现5个型号战机首飞。他们每年为客户交付的战机从最少时的5架猛增至近百架;

“歼-15的研制过程中,沈飞攻克了很多工艺难点,突破了起落架、机翼折叠、阻拦钩等关键技术。”

孙聪总师回忆:“设计之初,沈飞的工艺人员就进入设计团队。这种全新的组织模式,让飞机研制效率提高了40%左右。”

这背后正是罗阳既懂设计,又懂生产,他把两个单位整合成一个“飞鲨”团队,才有了傲人的成绩。

性能可与世界现役主力舰载战斗机相媲美的“飞鲨”歼-15,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18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10个半月的奇迹。

年8月,歼-15首次进行陆飞;年4月第二架原型机飞测;年年中,歼-15采用国产新型涡扇-10H发动机。经历上千次的陆基试验后,随着辽宁号航母服役,歼-15上舰着陆日子越来越近。

最大难点之一在阻拦钩。准确钩住阻拦索从而有效减速,是实现飞机在短距离内着舰的关键。技术要在规定时间内攻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辽宁舰”入列时,海外媒体预计中国舰载机成功运用至少需要一年半,而仅仅两个月后,歼-15就成功实现舰上起降。

为此,罗阳和孙聪,以及整个团队,在辽宁号航母上不眠不休7天8夜。在上舰前的20天内,罗阳的日程可以说是马不停蹄:他任研制现场总指挥的重大任务均成功完成后,先是赶往珠海参加航展,然后飞到北京参加会议,17日下午飞回沈阳,没来得及回家看一眼,就从机场直接前往基地。

年11月18日早上6点多,罗阳在冬日的凌晨登上辽宁舰。作为此次任务的总指挥,罗阳一刻也没闲着。虽然在舰上的房间号是,但是他上来就放好行李,这张床未曾睡过几次。

罗阳心中最牵挂的是歼-15状态,首先他找到飞机测试人员详细询问飞机各项参数是否正常。忙碌一个上午后,下午飞机返航后,罗阳亲自对航母上各个位置的海试点检测结果做了全面了解,做到万事了然于胸他才放心。

接下来的4天里,除了一些日常安排,罗阳主要负责协调舰载机和航母之间的协调,每一细节他都反复叮嘱,每一项参数核实,他都多次确认。

2日,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当戴明盟驾驶歼-15成功降落在辽宁号航母上,看到舰载机着落那一刻,罗阳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24日,罗阳将这喜悦的一刻告诉了妻子0年心血与梦想终于成为现实。25日,歼-15完满地完成了整个试飞任务,当人们还沉浸在国产舰载机在航母上成功起降的喜悦之中时,身为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的罗阳却倒在了他深爱的工作岗位上。

“罗阳是累倒的”,“耽误的活太多了,得赶回来”……51岁的罗阳,倒在了梦想真正了落地的那一刻。

投身祖国航空事业0年来,罗阳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用飞机的速度造飞机,用肉身去博钢铁长城。

航空工业有一个专业术语———累积损伤。再结实的飞机结构和材料,在接受重载荷后,反复受到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会折断。

72岁的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原副所长施荣明说,罗阳在工作上一直就是这样拼命。“罗阳的去世,就是累积损伤的结果。”

中国人用生命和智慧,向世界宣告:你可以轻视我们的技术,但是不要轻视我们的决心。

后续有人,挺进深蓝翱翔碧海青天

罗阳走了,这一消息令人悲痛不已。“擦干眼泪,送别战友,我们重新上路,为中国航空创造下一个奇迹。”——这是航空人最终的抉择。

今年是罗阳逝世10周年的日子,他的女儿罗靓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航空业的教育工作者。星辰大海、碧海青天,拼的是科技实力,拼的是人才。罗靓用青春谱写一首人才培养的赞歌。

罗阳去世前,他曾经与女儿罗靓有一个约定:一起登上航母看歼-15起飞,现在罗靓最大的梦想是:有朝一日登上航母现场感受歼-15腾飞瞬间。

就在今年,00号航母福建舰下水,新型舰载机歼-5呼之欲出。沈飞早已自筹资金搞定了歼-1,最近也公开亮相。只要航母编队需要,歼-5就可以轻松“上户口”。

歼-1的代号是“FC-1”,第一架验证机到首飞只用了1个月,随着航发、航电、航材乃至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这一速度还在被加快。我们已经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

这次珠海展,很多人就注意到现场被运进去了一个被灰色布罩住的飞行器模型,但直到航展结束之后,这层神秘的罩衣都没有揭开。

歼-15总师孙聪表示:中国下一代舰载机即将现身。航空工业的社交媒体上也发布了神秘的防雨布。

黑布的神秘舰载机,有鸭翼,还有隐身战机特有的V型垂尾,很明显是具备隐身战机的特征,从这个外表上来看,下一代的舰载机可能还不是原汁原味的FC-1。

不仅如此,本次珠海航展,多款舰载直升机集中亮相,包括直-9S舰载勤务直升机、直-18舰载警戒直升机、直-18F舰载反潜直升机、直-8C舰载运输直升机等在内的多种舰载直升机。

从单机到机群,从机群到集群,航空工业正在向更高、更快、更强迈进。而这背后有许许多多的罗阳,有许许多多不能透露姓名的英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317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