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选校和选择专业的基本知识:一、建筑学硕士分类:通常分为三种:M.Arch1、2、3。各个学校的设置不同,对应的类型也有所区别。大部分情况下,M.Arch2是本专业申请建筑系,也就是说需要你本科就是5年建筑学学位,学制通常为2年到2年半。M.Arch1是转专业学位,你的本科学位不限专业,学制通常为3年到3年半。M.Arch3通常是post-professional,也就是非职业学位,是在你已有职业学位后,想进一步做研究和进修而申请的,学制通常为1年。因为大部分学生本身就是建筑学专业,以申请M.Arch2为主。但是例如我本科完成了五年建筑学,我研究生希望越短越好尽快毕业在美国就业,这样可以开源节流省下在美国读书的巨额开支,我最后选择了伯克利的post-professional的学位历时一年左右。二、建筑学院校分类:建筑学院校的类型基本分为三种:综合类院校、专业类院校和艺术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包含公立和私立,如哈佛、普林斯顿、还有我就读的伯克利。专业类院校比如南加州建筑学院,那么这个学校只有建筑相关的专业,学术气氛会比较专一些。艺术类院校比如罗德岛设计学院,学生都是艺术类学生,艺术气息比较浓,相当于国内美院的建筑系。美国的建筑专业每个学校的培养方向和目标也不一样,有的学校注重工程建筑方向与图形架构,有的学校偏重图形设计,有的则两种课程兼备,由学生自己自由选择。学校的网页上有时会表明倾向,而且你要好好的看一下课程表,里面的专业与你现在所学习的有什么联结点,或者说是不是自己以后想从事的。例如我自己本科的时候就展现出对于参数化设计的浓厚的兴趣,还成立了专门的参数化学习小组方便大家交流学习。对于研究生我自然希望能延续这个方向深入学习。伯克利的ArchitectureandBuildingSciences比较注重建筑与科学的学科交叉比如我们那一年就通过参数化完成了一个仿生装置的设计,并且搭建了一比一的实体模型,是我自己比较喜欢和发挥自如的领域。很多同学对于学校名气的了解远超对于专业方向的了解,这往往是一个误解,也是需要大家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学校了解自己的一个过程。申请背景及出国意愿:本人本科就读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系,GPA和英语成绩都不算突出(GPA3.26,托福99,GRE)。庆幸的是建筑专业更加看重的是申请者的设计能力和资质,所以在建筑专业包括城市规划和景观的申请过程中作品集的重要性可以说占比重超过了百分之50。本科学习中我参加了许多建筑方向的竞赛同时收获了一些名次,包括了华城杯纸板竞赛全国一等奖,霍普杯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优秀奖,国创优秀项目,海峡两岸优秀毕业设计等奖项,对我自己的履历表有起到很大的加分作用。开始萌生出留学的想法是缘起于大三暑假的雅思交换项目,我去到了英国伦敦感受到现代艺术博物馆的震撼,看见了大英博物馆轻巧的玻璃顶,同时去了意大利看了米兰的世博会领悟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大教堂的视觉冲击。由此我确定了本科结束后能继续开阔眼界去深入的感受欧美建筑的魅力。三、研究生院校申请Timeline:关于美国院校申请截至时间从申请年份的12月中旬到次年的2,3月份都有,所以当务之急一定是先整理出各个院校的deadline再来合理规划安排时间,一般而言需要提前一年左右准备英语成绩而且越快出分越好,预留3个月到5个月的时间修改作品集,文书材料可以在准备英语与作品集的缝隙时间中完成。关于建筑专业的研究生申请我自己把它划分为三个板块:英语成绩,文书材料,作品集。四、英语成绩:英语成绩可以说是很多大神的拦路虎,例如我们但是年级第一专业能力最强的同学最后申请结果不如人意很大程度就是英语拖了后腿。而我自己也是一个轻视英语成绩因而浪费不少时间的典型例子。我从决定出国到需要完成全部申请投递期间一共只有10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最开始我却没有确定到底是英国院校还是美国院校,这对于选择雅思还是托福非常重要,因为英国欧洲院校主要是看雅思成绩而美国反之。鉴于去英国交换的经历,一开始我更喜欢欧洲,所以4月份之前我完成了一次雅思考试,差强人意拿了6.5。这还是基于我高中是外语学校的基础上,不过大学忘记得差不多了。但是这种选择的纠结却始终没能打住,对于美国生活的朝思暮想还是让我在五月初的时候下定决心去申请美国院校而且一条路走到黑,完全放弃英国申请计划。因为我骨子里还是感觉人只能在绝境里才能逢生,于是我开始痛苦地刷托福tpo。关于雅思托福我都是采取自学为主,这是我作为外语校学生和学习的自觉性的一点点信心。托福我前后考了3次分数跨度也不大,从90到99。值得一提的是托福分左右的成绩几乎能满足美国除开MIT,普林斯顿,康奈尔和耶鲁之外的几乎所有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包括哈佛每年都有90出头拿到offer的先例。而我最后一次拿到成绩已经12月了所以就全力投入到作品集中。而GRE我从很多学长老师口中得知都不是很占比重的成绩,因此前后准备了一个月参加了考试,虽然分数也不是很满意但是准备过程真的很痛苦,还是希望把时间花在更高效和更能获得满足感的作品集制作上去。五、文书材料:这包括了推荐信,简历,PersonalStatement。推荐信一般三份左右,写信人可以是你的专业课老师和教授,实习的老板,如果有心仪院校的大牛学长学姐肯定是很加分的。总之就是动用你的关系网,推荐人牛到一定程度你做的其他工作也不重要了。简历是难度最小也是最好把控的材料,所以推荐信和简历的制作时间一般会往前靠,这样好空出时间准备作品集和英语。而PS应该说是和作品集连接更加紧密的材料说明,因为其中的内容往往会涵盖你设计想法和一些可以贯穿你作品集的一些主线思想,而这些东西往往是前期毫无头绪却容易在作品集制作过程中慢慢整理沉淀出来的东西。所以个人觉得PS可以往后靠,和作品集一起完成。六、作品集:除了一些设计能力很强的大神一个月可以搞定,申请人往往需要耗费3个月到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准备作品集,这无疑对于英语比较头疼的同学而言是需要做好很好时间规划的事情。关于作品集的准备一定是越早越好,早到大一第一个设计那最好,前提是你的留学想法很强。因为对于大部分申请者而言,都是有一定量的设计积累的,而作品集制作很多工作是保留设计重新出图的过程,最多有一到两个新的设计。除非你是转专业学建筑的同学,那就需要花更长的时间去做新的设计,还得包括你学习软件的时间,预留时间从一年到两年都不为过。作品集设计的个数依据个人情况而定,比较普遍的是3个到5个月左右。而不同的目标院校往往还对作品集有不同的版式和页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以免邻近deadline来个措手不及。比较出彩的作品集每个作品其实不是独立存在的,除了像精致的版面和独特的审美等对于大家都存在的挑战,个人觉得更难的是如何通过图面表达你的思想,并且传递这种思想,如何用一些想法贯穿你的每个设计达到一本作品集能提炼出中心思想的目的。对于设计的内容,我觉得越丰富越好。比如我个人的作品集里头就涵盖了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装置设计还有一些手工的展示。而在我的目标院校里头除了建筑专业外还申请了城市设计和景观方向。让我意外的是我竟然收获了哈佛景观专业的面试,而我作品集里却没有一个真正的景观设计。虽然没能拿到offer,却足以说明老师能透过你丰富的设计表达看到和挖掘你的潜质,你就可能收获意外的offer。实习与工作申请经历:在就读伯克利之前我的简历最欠缺的就是实习经历了。我在重庆市中机中联实习过三个月,但相比于其他大牛申请人在明星事务所的经历,我的自然不值一提,特别是大牛事务所往往有机会获得一封比较有说服力的推荐信,这对于申请真的加分不少.不少同学在大五结束后没有马上就读研究生计划,确实选择gap一年去事务所进修学习,这也是很值得大家考虑的一条途径。一方面可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同时也方便大家沉淀下来认清究竟自己喜欢擅长的领域是什么从而确定研究生的去向。关于研究生毕业后在美国就业,想必这是大家关心的另一个话题。我这里作为过来人可以谈谈自己的理解。一方面美国建筑业没有像国内的风气,还算一个比较人性的行业,大多数参与工作的同学反应加班的现象都很少。工资水平基本与美国工资薪酬的中位数持平,和每个州的消费水平成正比,工作的第一年你完全能够经济独立甚至小有结余。像我所工作的旧金山基本是全美国工作最高的城市因为硅谷坐落于此。建筑毕业生起薪大概是税前六万税后五万左右。但是就业的难度其实和每年行业的需求成正比并且波动比较大。像我毕业年份属于很多公司在招人的阶段,我个人手里offer就有三个,最后我选择了薪资高的。而其他同学也都纷纷拿到offer。但年却行业不太景气,我们公司也出现了大幅裁员的情况,加上中美贸易战中国留学生的就业难度大大提高,很多今年毕业能力很强的同学毕业后都难以拿到offer,不得不做好提前回国的打算。所以在美国就业除了自身能力要强以外,还需要有机会砸中你,而你能做的就是多投,广撒网,增加被录用的机会。如果有学长学姐内推则可以大大增加offer的机会。其次面试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一定要提前做好很多准备,否则机会来了也是前功尽弃。总之机会还是留给有能力的人的,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情况可以怎么合理规划大一到大四和院校专业定位,欢迎留言区私信,收获你的专属留学规划/定位报告吧~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