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材料

光威复材深度研究国产碳纤维领军者,军民业

发布时间:2022/12/25 16:58:16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泰证券,孙颖、陈鼎如、杜先康)

1国产碳纤维领军企业,军民业务双轮驱动

1.1国产碳纤维龙头,竞争优势显著

国内碳纤维首家上市公司,参与制定多项行业标准。光威复材成立于年,年登陆创业板。公司发展初期主要从事碳纤维渔具生产与销售,历经多次技术突破与产品拓展,现已成为国内碳纤维领军企业,其产品种类最全、生产技术最先进、产业链最完善。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截止年8月,公司已承担包括科技部计划项目、发改委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在内的70余项高科技研发项目,同时主持起草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年发布)国家标准和《碳纤维预浸料》国家标准(年发布)。

立足碳纤维制造,加强业务横向拓展。公司现已构建发展战略:五大产业是生产主体,涉及碳纤维、通用新材料、能源新材料、复合材料及精密机械五大板块。两个平台是研发平台,即碳纤维研发平台和复合材料研发平台。一个园区是孵化园区,即依托碳纤维产业园设立孵化园区,对碳纤维及其复材领域的尖端技术、产品和人才进行开发、孵化和吸收。

公司股权集中度较高。年中报显示,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为光威集团、北京信聿投资、香港中央结算,持股比例分别为37.33%、10.89%、3.19%,合计持股51.41%。陈亮和陈洞兄弟二人分别持有光威集团39.89%、39.89%股份,陈亮是光威复材的实际控制人。

1.2经营持续稳健,盈利能力亮眼

下游需求旺盛,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营收方面,-H1公司实现收入6.33亿元、9.49亿元、13.64亿元、17.15亿元、21.16亿元、12.83亿元,同比增长16.64%、49.87%、43.63%、25.77%、23.36%、35.22%,受益于航空航天及风电等下游需求释放,公司近五年收入CAGR达27.30%。归母净利润方面,-H1公司归母净利润为1.99亿元、2.37亿元、3.77亿元、5.22亿元、6.42亿元、4.34亿元,13.01%、18.99%、58.76%、38.56%、22.98%、23.40%,近五年GAGR达34.02%。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公司龙头地位牢固,业绩有望持续稳健增长。

碳纤维及织物业务受益于航空应用加速放量。H1碳纤维及织物业务收入占比达56.9%,-H1收入增速分别为16.82%、13.88%、21.22%、32.33%、35.10%、26.35%,航空应用放量是主要增长动力。

碳梁业务有望重回快速增长。H1碳梁业务收入占比达24.27%,-H1收入增速分别为29.24%、6.61%、0.27%。年开始,上游碳纤维供求紧张、价格上涨,叠加国外疫情影响,碳梁业务订单交付不足,导致收入增速放缓。随着原材料供需失衡及疫情状况的缓解,碳梁业务有望重回快速增长。

预浸料业务高端应用拓展顺利。H1预浸料业务收入占比达15.46%,-H1收入增速分别为-16.94%、35.51%、12.88%、-3.38%、33.62%、.07%,受体育休闲类业绩下滑影响,年预浸料业务收入小幅下降。公司积极拓展下游应用,在航空航天、风电及轨交等高端应用的拉动下,预浸料收入现已恢复高速增长。(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综合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H1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0.97%、49.43%、46.71%、48.01%、49.81%、50.53%,军品和民品的毛利率分别约70%和20%,军品以碳纤维及织物为主,民品以风电碳梁为主,产品结构变化是综合毛利率的主要影响因素。随着军品需求放量带动军品业务占比提升以及规模效应的逐步显现,综合毛利率有望进一步增长。

碳纤维及织物毛利率波动系产品结构变化所致:-H1年毛利率分别为77.30%、78.02%、79.99%、79.29%、75.28%、75.61%,年前,毛利率上升主要系军品订单增加和规模效应凸显所致,年起,毛利率下降主要系民品占比提升所致。

碳梁毛利率回升有望:-H1年毛利率分别为21.88%、21.82%、21.64%、11.33%,H1碳梁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原材料涨价和汇率波动等负面因素影响所致。碳梁业务的标准化程度与生产效率较高,随着上述负面因素逐步消除,毛利率有望回升。

预浸料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H1年毛利率分别为25.28%、16.65%、16.26%、14.17%、27.94%、29.69%,年前预浸料毛利率下降主要系下游渔具价格竞争所致。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拓展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高端应用,预浸料毛利率显著回升,未来持续增长有望。

持续重视研发投入,资产负债率较低。年期间费用率为19.49%,研发费用率达12.96%。公司持续重视研发投入,研发费用率常年高于10%,主要用于新产品开发、国家课题及项目、型号验证取样。公司研发团队成熟,核心研发人员稳定,年研发人员数量为人,占比17.87%。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年上市后逐步降至20%左右。

2需求空间:新材料之王,军民并举前景广阔

碳纤维性能优异,被誉为21世纪“新材料之王”。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沥青、粘胶等有机母体纤维,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碳化形成碳主链结构,含碳量高于90%的无机高分子纤维。碳纤维力学性能优异,密度仅为钢材的1/5,抗拉强度通常在MPa(3.5GP,即T)以上,是钢的7-10倍,同时具有重量轻、强度高、耐腐蚀、耐高温、抗疲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体育休闲、风电叶片、汽车及轨交等领域。

高强高模是高性能碳纤维的主要特征。按力学性能,碳纤维可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其中通用型碳纤维强度约MPa、模量约GPa,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可分为高强型(强度MPa、模量GPa)和高模型(模量GPa以上)。按丝束大小,碳纤维可分为大丝束和小丝束,其中小丝束的原丝含量小于(24K)根,初期以1K、3K、6K为主,逐渐发展到12K和24K,大丝束的原丝含量大于(48K)根,包括48K、60K、80K等。小丝束的性能优于大丝束,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

2.1国产先进军机列装加速,军用碳纤维需求有望大幅释放

先进军机复材用量大幅提升。国外军机的复合材料应用经历了“小受力件→次承力件→主承力件→起落架应用”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应用于非承力或受力较小的部件,如舱门、口盖、整流罩以及襟副翼、方向舵等;第二阶段开始应用于垂直尾翼、水平尾翼的壁板等受力较大、规模较大的部件;第三阶段逐步应用于机翼、机身等主要承力结构;第四阶段开始推进起落架上试用研究。根据《先进复合材料在军用固定翼飞机上的发展历程及前景展望》,目前在F22、F35及EF等四代机上,复材用量达20%-40%;先进直升机上复材用量高达90%;各类无人机上复材用量约为50%-80%,部分机型甚至全结构均使用复合材料。

碳纤维在国产四代军机上的应用实现重大突破。四代机之前,国内军机复材应用仅限于尾翼、鸭翼等次承力结构,用量占比不到10%;四代机复材用量实现明显突破,约达整机结构件的20%。自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起,国内相关单位开始将先进复材应用于国产战斗机,先后开展歼-8、强-5的尾翼和前机身的复材应用研究。此后新设计的军机均应用了复合材料,但一般用量占比均未超过10%,如歼-10用量占比6%,歼-11用量占比9%。最新研制成功的四代战机复材用量有了较明显的突破,约占整机结构件的20%,并且将目标用量增至29%,将超过美国F-22的复材用量水平。

国产先进军机列装加速,军用碳纤维需求有望大幅释放。根据《WorldAirForce》统计,我国空军军用飞机数量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但美国军用飞机总数是我国的4.1倍,从战斗机总量来看我国也仅为美国的60%。代际结构方面,美国四代机数量近架,我国四代机仅19架,提升空间较大。自年,我国首次将空军定位为战略军种,空军建设发生战略转变,加大先进战机的列装是下一阶段我国国防建设的重点。先进机型中的复合材料用量较高,军机列装及换装需求将推动国内军用碳纤维市场的快速发展。

未来十年国内军用航空碳纤维市场规模将超过亿元。以年实现我国国防实力与现阶段经济实力相匹配的目标,我们首先保守假设美军除四代机之外其余机型保有量不变,四代机每年按照FY财年85架的采购规模持续列装(10年新增架,远小于《WorldAirForce》中F35系列战机的计划采购总数)。再保守假设到年我国各类飞机总量达到美军的80%,则中国新增三代机、四代机分别为架和架左右,各类直升机架,大型运输机架,特种飞机架左右,合计价值量在2.62万亿元。按照飞机结构重量占飞机空机重量约30%,军机领域碳纤维价格为0元/kg,我们预计未来10年国内军用航空碳纤维市场空间约.54亿元。

2.2国产大飞机批产在即,有望打开民用碳纤维国产替代新市场

民用航空碳纤维需求总量大,新型民机复材应用占比不断提升。年全球商用飞机碳纤维需求总量达吨,占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总量的52.9%,疫情之前商用飞机碳纤维需求占比更大,年高达70%。先进复合材料质量占比,已成为民用飞机先进程度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根据《先进复合材料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波音B和空客A代表当今世界民用飞机制造技术最高水平,复合材料质量占比分别高达50%和52%。复合材料能够降低民用飞机重量、提高结构效率、减小燃油损耗,经济收益显著。以波音B为例,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是该机型最大的亮点和难点,该机在机翼、机身、垂尾、整流罩甚至起落架后撑杆、发动机机匣、叶片等部位均使用复合材料,结构质量大幅降低,燃油效率提升20%,维护成本较B下降30%。

国产大飞机研制进展顺利,碳纤维复材用量有望大幅提升。目前全球民航客机市场中,美国波音、欧洲空客双寡头位于第一梯队,巴西航空工业、加拿大庞巴迪公司和法国ART公司位于第二梯队,国产民航客机起步较晚,目前市场占有率较低。年,我国将发展大型飞机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作为大型客机项目的实施主体,中国商飞集团同年成立。

年5月5日,中国商飞制造的C大飞机首飞成功,整体国产化率达到50%以上,定位市场占有率和需求最大的单通道喷气客机,市场布局为与波音B、空客A竞争的机型。根据新华网文章,截至年3月,C已累计获得架订单量。根据《先进复合材料在飞机上的应用及其制造技术发展概述》,目前中国商飞正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共同研发CR宽体客机,预计年试飞。C中复合材料用量占比约12%,主要分布于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翼梢小翼、后机身等部件。CR中复合材料用量占比预计超过50%,并将应用于机身、机翼等主承力构件。

未来二十年中国民机交付总价值将达8.57万亿元。年受疫情影响,全球航空业增速放缓,国内民航飞机数量增至架,同比增长2.22%。中长期来看,受益于中等收入群体增长、基础设施投入加大及航空技术发展等因素,国内民航市场增长前景广阔。随着疫情防控机制的完善,国内民航市场将步入快速成长期。民航市场的发展将推动民航机队规模增长,根据《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预计到年中国机队规模将达到架,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接收50座以上客机架,支线、单通道、双通道飞机分别为架、架、架,交付总价值约8.57万亿元。

根据《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年全球航空航天碳纤维需求量分别为1.63万吨、1.63万吨、1.63万吨、2.34万吨、2.63万吨。假设未来五年全球商用飞机占航空航天碳纤维总需求量的69.3%,国内商用飞机碳纤维需求量的全球占比与商用飞机增量占比一致,预计-年国内商用飞机碳纤维需求量分别为0.25万吨、0.25万吨、0.25万吨、0.36万吨、0.41万吨。参照《从国产碳纤维的处境谈碳纤维“全产业链”》,假设民机碳纤维价格为1元/kg,预计未来五年国内商用飞机碳纤维规模约为亿元。

2.3海上风电开发潜力大,叶片大型化驱动风电碳纤维迅速放量

风电行业增长,以及叶片大型化带动碳纤维渗透率提升,驱动碳纤维在风电领域快速增长。一方面,随着陆上风电平价上网时代的开启,陆上风电装机有望稳健增长,年受中国陆上风电抢装影响,全球陆上风电装机为86.9GW,同比增长60%,根据GWEC预测,到年全球陆上风电装机有望达到88.3GW。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为6.1GW,得益于政策驱动和降本因素,海上风电有望快速增长,根据GWEC预测,到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有望达到23.9GW。另一方面,随着叶片大型化,从材料性能以及风电综合成本方面考虑,碳纤维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

风机大型化带动叶片大型化。为了提高风电发电效率,风机逐渐大型化。一方面,大风机可以提高风轮直径,增大扫风面积,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风电机组重量的提升幅度小于机组功率的提升幅度,因此随着风电机组功率提升,单位MW下原材料用量更少,以达到降本效果。根据CWEA数据,年全国新增陆上/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功率为2.6/4.9MW,较年2.4/4.2MW继续提升。为匹配风电机组的大型化,风电叶片也呈现大型化的趋势。

风电叶片大型化、轻量化,带动碳纤维渗透率提升。一方面,随着叶片长度的增加,会使风轮在摆动方向受到较大载荷,导致扭转变形。叶片大型化中,重量也会增加,会增加主梁帽层间失效的风险,若重量的增加大于刚度增加,叶片还易发生共振,破坏结构。因此随着叶片大型化,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而碳纤维质量更轻、强度/模量更高,是风电叶片首选材料,根据《复合材料风电叶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一个旋转直径为m的风机叶片,梁结构采用碳纤维与采用全玻纤相比,质量可减轻40%左右。另一方面,风电叶片减重后,风机可对低风速的风资源得以利用,从而提高风电发电小时数,带来发电效率的提升以及综合成本的下降,也大大减弱了碳纤维价格较高对综合成本带来的影响。因此从材料性能以及风电综合成本方面考虑,随着风电叶片的长度增加,碳纤维的使用需求将更为迫切,碳纤维渗透率有望逐步提升。

此外,根据赛奥碳纤维数据,目前全球风电碳纤维需求约3.06万吨,其中维斯塔斯使用量约2万吨,主要由于维斯塔斯在年7月19日分别在中国/丹麦等国家申请了以碳纤维为主要材料的风力涡轮叶片的相关专利。维斯塔斯申请的系列专利将在年7月到期,我们认为届时风电用碳纤维有望加快推广,碳纤维渗透率有望加快提升。通常海上风机功率高于陆上风机,相较陆上风电,海上风电叶片更长/更重;此外,海上风电面临的环境更为恶劣,对材料性能要求更高,因此我们判断海上风电的碳纤维渗透率或远高于陆上风电。(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为达到更好的减重效果,单个叶片碳纤维用量也会有所增加。从Sandia国家实验室的三种叶片类型来看,SNL-01型号叶片重碳纤维占比约13.6%;SNL-02型号(碳纤维重量占比17.1%)在01型号的基础上,对作为主要填充材料的泡沫板进行了改进,采用了更轻质的、更环保的材料,使得泡沫板占比大大下降,同时实现了整个叶片减重20%的目标;SNL-03型号(碳纤维重量占比30.1%)在02型号的基础上,深化了空气动力学方面的研究,改变了翼型,并用更高强度的碳纤维来代替玻纤,并减少了树脂的用量,再次成功将整个叶片的质量减少了16%。考虑到海上风电为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对单个叶片减重的需求更强,因此我们判断海上风机的单个叶片的碳纤维用量,或高于陆上风机的单个叶片用量。

我们预计-年全球风电用碳纤维需求分别为4.2/3.4/5.5/6.3/9.9万吨,YoY+40%/-20%/+61%/+15%/+58%。根据CWEA数据,年陆上/海上新增装机的平均功率分别为2.6/4.9MW,考虑到风电机组逐渐大型化,我们预计陆上/海上新增装机平均功率在-年不断提升。通常海上风机的机组功率要高于陆上风机,因此碳纤维在海上风电的渗透率相对更高,我们估算并假设年陆上/海上新增机组中,碳纤维渗透率分别为7%/50%;在叶片大型化带动,以及碳纤维价格中枢下移带来性价比提升的影响下,我们预计-年碳纤维渗透率有望不断提升。随着叶片大型化,叶片重量也将有所提升,我们参考中材科技典型叶片的长度以及重量,其中2.5MW机型的3款叶片平均重量为15.3吨,4.5/6.0MW机型的叶片分别重23.6/31.5吨,我们假设年陆上/海上风电叶片重量分别为15.3/27.6吨,并逐年提升。我们参考Sandia国家实验室数据,同时考虑到海上风电减重需求相较陆上风电更强,我们假设-年陆上/海上风电的叶片中碳纤维重量占比分别为13.6%/30.1%。对于年风电用碳纤维价格,我们参考赛奥碳纤维数据,为9.7万/吨。考虑到年碳纤维价格有所上涨,我们参考中复神鹰风电用碳纤维价格涨幅约30%(/21H1中复神鹰风电用碳纤维均价15.28/20.13万/吨,由于中复神鹰为小丝束产品,价格相对行业偏高),假设年风电用碳纤维均价约12.6万/吨。考虑到随着成本不断下降,碳纤维价格中枢下移,我们预计-年均价逐年下降。

2.4汽车和轨交等领域碳纤维需求巨大

轻量化趋势下,碳纤维成为最理想的车用材料。节能和环保是汽车工业目前面临的两大难题,为实现双碳目标,工信部制定了GB-标准,提出年我国乘用车耗油量需低于4L/km,对应二氧化碳排放约为95g/km。汽车质量是耗油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根据《车身材料与车身轻量化》,对于三厢轿车和两厢轿车,整车质量每降低kg,油耗量分别降低0.37L/km和0.31L/km。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工业的重要趋势,新材料的应用则是汽车减重的关键方式。与传统车用金属相比,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性及可设计性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汽车轻量化材料。

年全球汽车用碳纤维市场将达2.01万吨。年全球车用碳纤维市场规模为1.25万吨,-年CAGR约7.5%。随着中高端汽车市场的扩张、汽车轻量化的推进,叠加碳纤维技术水平与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车用碳纤维市场有望加速发展,我们预计,-年CAGR为10%,年将达2.01万吨。

我国铁路建设发展迅速,节能环保成为重要发展方针。年我国出台《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明确建设“八纵八横”高铁网,铁路建设年投资持续超过亿元。截止年底,我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4.6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公里,较年末增长近1倍,稳居世界第一。根据年8月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到年,全国提路网运营里程预计将达20万公里,其中高铁运营里程预计将达7万公里。纲要同时强调,铁路建设要遵循节能环保方针,新型材料的使用能够降低装备重量、节约运行能耗,并能有效减少列车运行成本和维护成本。

碳纤维是下一代轨道交通的理想材料。轨道交通车体材料经历了两次代际更迭,即由普通碳素钢发展到不锈钢,再到铝合金。相比于铝合金等轻质材料,碳纤维复材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通过一体化成型工艺设计,能够减少零件连接,提升制造效率与工艺稳定性,进而成为下一代轨道交通的理想材料。

未来十五年国内动车组碳纤维市场规模将超亿元。增量市场方面,根据上文数据,年预计将达7万公里,是年底的1.84倍。假设国内动车组数量增速与高铁里程增速保持一致,根据《年铁道统计公报》,截止年底,全国在线运营动车组组、节,我们预计年国内动车组将达组、节。根据中国铁路总局年发布的《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则》,动车组设计寿命为20-30年,且多数车型设计寿命为20年,因此,未来15年国内新增动车组数量为组、节。根据《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轨道车辆中的应用》,动车组车体和内饰是轻量化的重点,重量占比分别为36%/16%。根据《轨道交通装备复合材料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展望》,碳纤维密度约为铝合金的0.67倍,若采用全碳纤维车身,我们预计未来15年动车组增量对应的碳纤维总需求为31.67万吨,参考《从国产碳纤维的处境谈碳纤维“全产业链”》,假设动车组用碳纤维单价维持在元/kg,我们预计未来15年动车组增量对应的碳纤维市场规模为.7亿元。存量市场方面,鉴于目前国内动车组设计寿命约为20年,-年的新增动车组将在未来15年正常运行。根据国家铁路局的数据,年国内动车组数量为组、辆,结合动车组设计寿命,预计将在未来15年实现替换,对应碳纤维总需求为21.18万吨,市场规模为.78亿元。综合而言,未来15年国内高铁碳纤维将达52.85万吨,市场规模为.47亿元。

3竞争格局:碳纤维行业壁垒高,国产化率将持续提升

3.1碳纤维工艺、技术壁垒高,美日企业曾垄断市场

强度与模量是碳纤维新品开发的技术难点。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是碳纤维的主要性能指标,高强度、高模量是高性能碳纤维的发展趋势,也是新品研制中的技术难点。以第三代碳纤维为例,其主要技术特征是同时实现高强度和高模量。然而,碳纤维是由大量石墨微晶组成的各向异性材料,高强碳纤维通常具有较小的微晶尺寸,高模碳纤维通常具有较大的微晶尺寸,如何在强度和模量两个基本属性上取得突破,成为第三代碳纤维研制中的技术难点。

碳纤维制造工艺流程长、控制难度大。碳纤维制造流程分为原丝制备和高温热处理两大部分:原丝制备是从初始原料获取碳纤维原丝的过程,主要包括聚合、纺丝两大环节;高温热处理是由碳纤维原丝制备碳纤维的过程,主要包括预氧化、低温碳化和高温碳化等环节。碳纤维制造工艺流程长、控制难度大,以千吨级产业化生产线为例,全部工艺流程涉及温度、浓度、粘度、流量、压力、转速、风速、电流等几千个参数,需要高精度的自动化监控和调节,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会严重影响碳纤维的性能。

碳纤维生产设备具有定制化特征,国内企业设备进口受限。碳纤维生产设备包括聚合反应釜、纺丝机、预氧化炉、碳化炉等专用设备,需要根据产能和品种进行定制,同时需要配备自动控制系统,对生产工艺及装备进行数字化管理。国外碳纤维巨头基本都会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对专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进而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有生产设备。碳纤维是军民两用的敏感物资,国外对中国进口碳纤维高端设备进行严格限制,国内企业只能高价进口非禁运、通用型设备。在对进口设备的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方面,多数国内企业能力有限,导致生产工艺的稳定性和过程控制的一致性较差,严重影响碳纤维产品质量,且生产成本较高。

碳纤维制造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碳纤维生产设备价值高、能源消耗大,因此在成本构成中,制造费用占比较高。国内碳纤维生产企业中,光威复材、中简科技、中复神鹰均涉及原丝和碳丝生产环节,年制造费用占比分别为64.6%、76.2%、57.5%;吉林碳谷仅涉及原丝生产环节,直接材料占比较高,年占比达61.0%。随着碳纤维生产规模的提升,固定成本摊薄效应降低单位制造费用,工艺成熟化降低单位材料成本,自动化水平提升降低单位人工成本。根据恒神股份的公开转让说明书,同等效率下,单线年产1千吨的生产线与年产1百吨的生产线相比,单位成本降低约30%。国外碳纤维巨头生产规模领先、制造经验丰富,成本优势显著,新进入者将面临较大成本压力。

美日企业在碳纤维技术/应用起步早,具备先发优势,形成垄断。年爱迪生发明碳丝为发光体的白炽灯,碳纤维以此为起点。年日本大阪工业试验所的近藤昭男发明了PAN基碳纤维制备技术,从此拉开全球碳纤维产业发展序幕。上世纪60年代,日、英主导开启实验室技术研发,而美国当时仍致力于攻克粘胶基技术,因此美国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发展晚于日本与英国。至70年代,行业开启工程化技术的研发及应用,英、美、日三国技术合作频繁,碳纤维技术先后应用于发动机风扇叶片、高尔夫球杆、钓鱼竿等,同时也实现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结构的工程化应用。随后的80-90年代,行业正式进入工业化时代,行业并购抢占市场成为主旋律。此时的日本东丽公司已基本开发完成现有绝大多数产品型号;美国波音公司将碳纤维应用于航天飞机,并提出商用飞机对碳纤维的需求;而缺乏应用支撑的英国则转以销售技术。进入21世纪后,碳纤维在风电、汽车轻量化等方面的需求得到快速扩增,海外企业由于较早将技术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在产业地位上形成垄断地位。

受限于技术封锁等多重因素,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之路相对曲折。根据《年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中国碳纤维发展起点实际与海外基本同步,20世纪60年代研究起步,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院及沈阳金属研究所启动开展对碳纤维的研究。70年代举国研发碳纤维。为满足国防需求,时任国防科委主任张爱萍将军于年部署国内碳纤维研究工作;随后5年时间,中央各部委实现建成PAN原丝试制能力50吨/年,碳纤维长丝的试制能力1.5-2.0吨/年。80年代的主基调是引进。国家科委为鼓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承诺给予资金支持;但受限于国外技术封锁,引进过程并不顺利。90年代碳纤维发展有所停滞。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陷入停滞,大厂勉强维持、小厂撤出经营。进入21世纪初,由于欧美实施禁运致使碳纤维价格大幅上涨,并影响到国内军机生产,国内开启“大干快上”,掀起碳纤维投资浪潮,10年间累计投资超亿元。然而由于众多企业并未掌握核心技术,且投资大/周期长,导致超半数企业淘汰出局,国内碳纤维企业数量自高峰时期的40家演变为如今的10余家。

3.2全球/国内行业集中度高,CR5分别达62%/81%

美国、中国、日本碳纤维运行产能合计占比近60%。根据《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统计,年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约17.2万吨,分区域来看,美国运行产能3.7万吨,占全球22%;中国大陆位居第二,运行产能3.6万吨,占比21%;日本位列第三,运行产能2.9万吨,占比17%。

全球/国内行业集中度较高,年CR5分别达62%/81%。全球前五大企业为日本东丽(美国卓尔泰克被东丽收购)、德国西格里、日本三菱丽阳、日本东邦、美国赫氏,年合计市占率62%。根据《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市场报告》数据,国内玩家数量更少,集中度相较海外更高,年中国碳纤维行业的产能CR3和CR5分别为63.2%和81.3%。产能靠前的厂商主要为中复神鹰、碳谷+宝旌(吉林宝旌使用吉林碳谷的原丝)、江苏恒神、光威复材等。

海外玩家发展时间长,具备先发优势。根据吉林碳谷公开发行说明书,日本东丽成立于年,经历90多年的发展,完善了从上游原丝制备到下游复合材料制品设计制造的整个产业链,年运行产能达4.9万吨。日本东邦成立于年,母公司为帝人集团,年开始量产丙烯腈系的碳纤维,年运行产能1.26万吨。日本三菱丽阳成立于年,年开始生产碳纤维,年运行产能1.43万吨。美国赫氏成立于年,年运行产能1.02万吨。美国卓尔泰克成立于年,年进入碳纤维领域,年被日本东丽收购。德国西格里由德国SIGRI和美国大湖碳素公司于年合并设立,年运行产能1.5万吨。

3.3产能扩张拐点已至,国内企业占主导,国产化率有望提升

产能扩张有望提速。随着碳纤维需求的快速增长,供给端也呈现持续扩张的趋势。根据赛奥碳纤维统计,全球碳纤维运行产能从年13.5万吨提升至年17.2万吨,5年CAGR+4.9%;全球碳纤维产量从年9.5万吨提升至年11.8万吨,5年CAGR+4.4%。-年全球产能扩张节奏整体稳健,且“有产能,无产量”情况明显,我们认为一是由于前期新能源需求(风电、碳碳复材、储氢瓶等)还未迎来爆发,二是由于中国企业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成本较高导致盈利水平较低,从而产能扩张相对稳健。随着新能源需求的拉动,以及国内企业技术进步,成本快速下降带来盈利水平提升,我们判断行业产能扩张有望迎来拐点,产能扩张有望提速。

头部企业快速扩张。国内玩家主要为中复神鹰、国兴碳纤维、吉林化纤、碳谷+宝旌、恒神股份、光威复材、中简科技等。根据中复神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6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