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介绍 >> 央视新出良心片,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不会丢
在寒冷的冬日,各位不妨跟我想象一下这个画面:
太阳拨开乌云的遮蔽,穿过木制的窗户,洒下一地的斑驳日光。
有没有体会到一种诗意盎然的美?
这个画面,便来源于央视今年出的纪录片《中国手作·木作》。
纪录片共五集,记录了今天几位从事木作的手艺人的故事。
几千年前,古人就把木头应用到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至今日,木头已不再是唯一的选择,大浪淘沙,这门艺术却也没有消逝。
纪录片一开始,向我们介绍了上海的木作微缩模型艺人王震华。
王师傅自小喜欢木匠活,一直念念不忘,终于在52岁的时候,辞掉了工作全身心从事木头手作。
第一件作品,他把目光放到了祈年殿上。
祈年殿什么样?
请看——
天坛祈年殿
这么宏伟壮观,能做吗?
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祈年殿的木制模型,但无一例外的都用到了钉子、胶水等辅助材料。
王师傅不服气,他要和老祖宗一样,只用木头,别无其他。
我们的老祖宗的秘诀就在于——“榫卯”
这个词什么意思?
说起来也简单,一块木头上打出凸出来的部分,另一块抠出凹进去的部分。
然后,凹凸相合,两块木头就像拼图一样、严丝合缝地拼在了一起。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这用钉子几秒钟就能搞定的事,非要这么麻烦吗?
王师傅会。
连续5年的时间,王师傅早上6点出门,到乡下的小屋子里闷头苦干。
锯子锯,锤子凿,刨子刨,吭哧一天,晚上就带着一身的木屑回家。
孤独吗?
当然。
王师傅说,自己就好像路边的那株孤零零的向日葵一样:很孤独啊,干活的时候没有伙伴。
不过,孤独或许就是匠人们最好的伙伴吧。
5年之后,王师傅交出了这个令人惊掉下巴的作品。
全木制,多个榫卯,10万道工序,铸就了这个1:81的祈年殿模型。
最妙的是,和真正的祈年殿一样,所有部件都是活动可拆卸的,甚至还可以互换。
祈年殿之后,王师傅又把目光放在了赵州桥上。
赵州桥全用石头打造,石头与石头间也是“榫卯”结构,是我国历史上了不起的体现力学结构的建筑。
为了重现赵州桥,王师傅特意去了河北赵县,现场勘查。
日夜忙碌了几个月之后,桥体已初现模型。
黑檀木和紫檀木拼接的榫卯,也通过了承重测试。
然而,王师傅此时却发现最上面的板子上少打了一道榫卯。
怎么办,稍微改一改?
毕竟起早贪黑忙了几个月了。
王师傅不。
一把火烧了重新来。
为什么?
王师傅是这么说的:在这里5年多,快6年了,不允许半成品从这个门出去。
艺术没有取巧,王师傅还是一样的起早贪黑,奔波于现实和梦想的往返中。
稻子的青色变成金黄,终于在几个月后,赵州桥也成了。
看片时,铺子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平时可以整天一言不发的王师傅,在聊起榫卯时,却滔滔不绝。
这样的王师傅,看起来一点也不孤独,他享受着手作的乐趣。
或许,只有这份热爱,才能解释他的坚持吧。
离开上海,我们去湖北咸丰看一看。
咸丰,一个被森林覆盖的城市,这里的土家族就地取材,用这些树木修建了独特的吊脚楼。
吊脚楼的厢房是古人们智慧的结晶。
它只用几根木头支撑,既通风防潮,底下的空间还可以用来饲养动物。
修建吊脚楼的灵魂人物是掌墨师,万桃元就是其中之一。
万师傅会根据需求、地势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搭建方式。
而这个过程,依然靠榫卯。
巨大的吊脚楼就是这样由无数个榫卯搭起来的。
而且,吊脚楼是很有人情味的。
每个吊脚楼里一般住着两户人家,两个姓氏的家庭晚上会聚在一起,共用一个火灶,吃饭谈天。
一间吊脚楼,凝结了两户人的生活。
而一座座吊脚楼,又组成了一个村落。
接下来,我们再去杭州看看。
张鑫是哈尔滨师范大学设计学院的一名大学生,正休学一年在杭州学习木工。
和前面两位老师傅不同,90后的张鑫是一位木工网红。
他在网上化名“冰块西瓜”,经常给大家直播自己做木工。
他的作品很新潮。
木头手机支架、木制刨片玫瑰花都是他的拿手活。
虽然是木工届的网红,但张鑫目前的日子并不富裕。
他直播,但从不向粉丝要礼物。
目前,他想有一个想法,就是研发出一个教授木工的APP,通过网络,让木工手艺传得更广。
一年的木工学业结束后,张鑫在返校前回了趟家。
在东北老家,有他做木作的初心。
原来,张鑫的父亲、很多熟识的叔叔都是木工出身。
对于木头,张鑫从小就耳濡目染。
张鑫父子两在交流木艺
大家一起吃饭时,父辈聊到以前刚出现电刨的时候,很多叔叔们都用不好,出了很多事故。
甚至,十个木匠,五六个缺手指头。
纯手工时代到机械普及,多少木作人为之流血结痂,这也正是小张做APP的原因:
我就想着,以后再有新入行的人,我的视频可以告诉他们一些安全相关的注意点。
小时候的懵懵懂懂,到长大后努力学习知识,再到运用新潮的网络直播,张鑫努力为古老的木作文化尽一份力。
新时代的匠人精神,在这个大学生身上完美的展现出来。
是啊,不管时代怎么进步,木锯变成了电刨,大爷们口中的“蒜头卯”变成了教科书上的“蝴蝶榫”。
小到吃饭的筷子,大到居住的房子,木头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中。
从上海到咸丰、从杭州到哈尔滨,这片泱泱大地上,依然有无数人在为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做着努力,帮助它越来越好。
从王师傅的“祈年殿”和“赵州桥”中,我们能看到几千年的积淀。
而年轻人中,也有张鑫这样的网红主播,在用新时代的方式把木作发扬光大。
我们有理由相信,木作这门古老的艺术,会一直绵延下去的。
就像片子说的那样——“古木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