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介绍 >> 万华化学史中国巴斯夫炼成记
万华化学是怎样从烟台皮革厂,年化复合超0%的增长速度,逆袭成为可以对标德国巴斯夫的化工巨头的?
来源
员见Vista
01困难的开端(-)
万华的前身是烟台合成革厂,诞生于年。
年的时候,国家贫困落后,物资匮乏,为了让老百姓穿上皮鞋,当时政府一声令下,来自全国各地约人汇聚在砂石遍布的芝罘湾畔,奋战近5年,建成了烟台合成革厂区。
当时,烟台合成革厂虽然隶属于轻工部,级别较高;但新建成的皮革厂,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要管理能力没管理能力,有的只是渴望富裕的人民和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虽然那时候什么都缺,但有国家支持就够了。年,国务院批复了烟台合成革厂申报的重大项目。财政拿出4.6亿元,用来支持其从日本引进的套合成革设备。这笔巨款,约占当年全国财政的千分之四。
这批设备为什么这么贵?因为合成革制造的核心,来源于MDI(一种高分子材料)的制造技术。这项起源于上世纪0年代的德国技术,历来被欧美国家当做宝贝,所有技术严格对第三世界国家封锁。
MDI被称为“第五种塑料”,广泛用于生产鞋底,汽车内饰件(仪表台,方向盘),座垫,头枕,PU玩具、床垫、冰箱、冷库板,建筑保温材料等,是一种现代轻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
MDI生产过程中需要涉及苯、硝基苯、氢气、氯气、一氧化碳等几十种原料进行化学反应。这些原料无法长距离运输,只能现场生成,生产MDI须“一串”工厂环环相扣,任何细小纰漏都会导致“一串”工厂全部停工,损失巨大。
“MDI工厂一百次停工就有一百个不同的原因”,这句话形容MDI工艺的复杂性。但是,这种化工新材料下游产业链延伸空间巨大。据测算,MDI工厂每雇佣一个工人,下游就能产生出一百个就业机会。
当时花了大成本引进的MDI生产装置,效果却并不理想。前面年还能每年勉强生产四、五千吨,到了第4年干脆隔三岔五闹罢工,动不动还发生爆炸,第6年,这套设备彻底成了厂里的包袱。
原来,这本就是日本淘汰的落后技术,来自年左右的英国。零部件老化加维护不及时,导致运转非常不稳定,“洋专家一走,设备就不灵”。
老员工在采访中回忆,“不知道为什么设备、管线总是堵,只能不停地抢修。每年都要举着高压水枪清理设备罐里的废物无数次。”
但就是这么一套看似要被淘汰的产品,日方还在转让合同中约定:只转让生产许可证,10年之内不能在国际市场销售产品。
由于生产线通常一年里有大半年处于停工检修状态,而且产品的成本和质量比不过当时的国外货,所以那时候万华的效益很差。
受困于生产技术的烟台万华,还多次尝试对接跨国公司,尝试技术引进。8年前后,一家跨国公司伸出了“橄榄枝”:洋专家表示:“我要看看你们的核心反应釜,给你们技术指导……”
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万华将正在生产的设备提前两天停下来,清理干净。终于把人等来了。可对方看了一圈,摸清了万华的技术路线,合作意向却只字未提。
两年后,他们又提出要中国市场调研报告,才可以谈合作。于是万华先后组织了80多人、花了半年多时间,跑遍大江南北。
调研报告交给对方后,多年的期待,等来的却是对方宣布自己在中国建厂的消息……
万华的负责人感叹“刻骨铭心啊!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中国人不自强不自立,永远被人瞧不起。”
02突破技术封锁
这个时候,万华第三代掌门人丁建生崭露头角。2年大学毕业后,丁建生分配到了烟台合成革总厂。丁建生用自己的勤勉和用心很快就受到重用,先后担任技术员、工程师、组长,4年后更是提拔为MDI分厂的车间副主任。
“要想不被人掐脖子,就必须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DI装置!”年,还是分厂总工程师的丁建生给总厂领导拍胸脯。这年,他9岁。
没有人才,他就瞄准刚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还是没有人来?他建议采取定向培养,“每年给大学万块钱培养一个。”就这样,5年,第一个硕士来万华上班,一年后终于建立起了一支10人的科研小组。
丁建生的团队把原有的设备拆了装,装了拆,花了半年时间就对几十万个零部件了如指掌,而且当时我国的机械制造水平也不差,上海、长沙等地的重工设备厂家完全可以自己造出磨具。
难就难在工艺流程和其中的化学反应,必须依靠计算机技术。当时我国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每秒运行速度已经突破1亿次。此后,他在国防科大、中科院计算机所等多家单位的支持下,成功开发出MDI工艺流程计算机模拟、核心化学反应计算机数学模型,并一举搞出国内首套制造工艺技术软件包。
正是该软件包,让此前已经接近报废的那1万吨MDI装置成功复活!
同时,母校青岛化工学院伸出了援手,与万华开展联合攻关。此后2年,万华一鼓作气,相继突破缩合反应、光气化反应和分离精制大核心技术。
终于,在6年初,1.5万吨MDI设备试产一次成功。万华化学终于完全掌握了整个MDI技术,也标志着我国成功冲破西方长达60年的技术封锁,成为继德国、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5个拥有MDI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
0市场化改革
万华前身烟台合成革厂成立的时候,还没有私营企业,所有的工厂都是国企。
在那个计划经济时代,国有工厂的通病,是工人毫无积极性。
一个工厂动辄几千名工人,却从来没有解雇过一名工人。甚至这个岗位可以父传子的“世袭”。
于是“磨洋工”成了常态。
工人们犯了错、偷了懒也不会被开除,自然有恃无恐。
在那个年代,万华也沿袭着传统计划模式:轻工部拨原料、下指标,工厂生产后再由轻工部统一调配。
80年代末,由于引进的设备一年中有大半年要停工检修,推高了生产成本,而且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无法跟美日欧的产品竞争。
当国家开始市场化改革的时候,万华产品由国家调配“包销”的地位不保。外国企业产品不断涌入,民营企业迅速兴起,争相生产合成革。很快,万华从“皇帝女儿不愁嫁”变成了“门前冷落鞍马稀”。
丁建生曾在采访中说:“成本一万一,卖价七八千,企业眼看着往死里作。”
竞争的压力下,万华迈出从“计划”到“市场”的步伐:90年代开始,全国国有企业逐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
年,万华第一时间在全厂试行全员合同制,打破铁饭碗,搬掉铁交椅,取消铁工资;对非主业进行剥离:2个子公司只留王牌主业MDI,其余全部剥离、改制。
其中最艰难的是下岗分流。万华第二代掌门人李建奎曾说:“当时万华人不到的工厂,0多个处室,副科长以上的干部就有三四百人,人浮于事很严重。”他找来栾新光:“交给你人的下岗分流指标,减一个我有奖励,增一个我扣你工资。”万华先从领导干部身上“动刀”:只要到了55岁,就办理厂内退养。于是,近百个领导干部从管理岗位上退下。
5年,万华由“烟台合成革总厂”改制为“烟台万华合成革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山东省首家、全国第8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
8年,万华进行股份制改造;
年,登陆资本市场;
年,进行员工持股试点;探索混合所有制;
年,引入外资股份;
年,开展更进一步的混合所有制改革;
年,整体上市获批准;
年2月,万华化学吸收合并估值亿元的万华化工的整体上市资产交割手续全部履行完毕。简单来说,就是万华上市公司通过反向收购股权,合并了母公司,公司层级更简单,结构更透明。万华股价也迎来了大爆发,两年多上涨了4.5倍。
04自主研发、扩产
年后,在中国对皮鞋、服装、冰箱等产品需求猛增的背景下,MDI产品市场需求井喷式增长。
经历了市场化改革的万华,凭借技术创新、管理优势与规模优势,进入飞速发展时期,经历了三大关键阶段,MDI产能猛增,收入猛增。
第一阶段,-年,MDI产能增长了9倍(从4万吨到40万吨),收入增长了12.68倍,且营收7年复合增速,为54.62%。但是该阶段,万华的产能与国际巨头相比,仍然差距巨大:巴斯夫(60万吨)、亨斯曼(60万吨)。
第二阶段,-年,MDI产能增长了2.6倍(从50万吨到万吨),收入增长了2.4倍,收入7年复合增速,为27.74%。期间,万华第五代MDI技术研发成功,掌握了世界上单套规模最大的40万吨/年的MDI成套技术,比同类技术节能了0%以上。同时,向上游扩张,建厂重要原料生产线——苯胺,自给率高达67%。
在这个阶段,除了自建和技改增加产能外,万华还通过并购,快速扩充产能。年,万华化学的大股东,万华实业,收购了匈牙利博苏化学公司(简称BC),它是欧洲第五大MDI供应商。这次收购以后,万华实业(及万华化学)的整体MDI产能,进入了全球前三。
第三阶段,年-年,MDI产能实现世界第一,总产能超过万吨,收入三年复合增速为65.08%。
在坐稳了MDI全球第一后,万华化学开始新增业务线,进入石化行业(乙烯、氯乙烯、环氧乙烷等)和新材料(TPU、SAP、PC、PMMA)行业,形成完整的生产线,直接对标国际巨头:德国巴斯夫。
05前景:精细化材料市场
万华将MDI产能扩至全球最大之后,产能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价格与市场需求。
如果主打的MDI产品市场需求逐渐饱和,万华未来的增长空间在哪?下面来看看廖增太董事长的梳理:
“万华的产业链是慢慢地、自然地走出来的。”回忆起中国这条“最具价值”的基础化工产业链的形成,现任董事长廖增太解释了其中的逻辑——生产聚氨酯有两大原料,一个是MDI(俗称“黑料”),一个是聚醚(俗称“白料”)。突破MDI技术和产能后,万华缺失的就是聚醚。
年,万华收购了广东一家聚醚工厂,补齐了原料的缺角。可生产聚醚需要环氧丙烷、生产环氧丙烷又需要丙烯作原料,于是又上马了75万吨丙烯裂解装置。
等到整个产业规模扩大后,万华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生产瓶颈——MDI副产品盐酸无从消化。为此,万华新建万吨乙烯产能,用乙烯与盐酸做成市场畅销的PVC产品……逐渐的,万华构建起石化业务,既确保了聚氨酯板块的生产原料,又解决了副产品消化,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闭环,同时为精细化学品拓展奠定了基础。
万华化学年中报,聚氨酯系列收入亿元,约占总收入的42%;石化系列收入.02亿,占40%;精细化学品占9.7%。石化系列产业链收入不断扩张。
“此前,万华是一个基础化工企业,生产大宗化学品;近年来开始转向产业下游,将精细化学品、新材料作为战略主攻方向。可是,下游细分市场众多,每个市场所需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性能,更需要技术的持续研发。”廖增太董事长讲述了万华向下游产业布局的两个曲折故事。
ADI(肪/环族异氰酸酯)是制备高端聚氨酯的核心材料,被誉为“聚氨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广泛应用于飞机、高铁、高端装备等涂层。70多年来,全球能生产的,只有区区4家企业。
9年,刚刚突破了MDI技术的万华,便抽调技术骨干、组建团队,着手技术研发。可他们在实验室钻研了好几年,连产品的影子都没看到,实在无法继续,只好解散。
后来,万华开会讨论,一致认为,不能就这么认输!万华可以允许创新失败,但决不允许不创新。于是,组建了第二支队伍,经过4年研发,刚出成果,课题组长却被德国公司开出近十倍年薪将其挖走。第二次尝试,又以失败告终。
很快,万华又组建了第三支研发团队。前后经历了16年,终于突破了这一“卡脖子”的化工技术。年,6万吨装置终于实现稳产。万华成为全球第5个ADI供应商,产能规模排名第二。
尼龙12是一种应用于高端制造领域中的工程塑料,被认为是最好的D打印材料,此前只有德国一家公司掌握。
“研发尼龙12的过程太难了。”廖增太回忆道,生产尼龙12有四个主要技术环节,万华组建了一支由十多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单单一个环节就耗费了5年时间。等到中试装置建成后,前后6年才实现产业化,设备调试两年才正式投产。经过1年的持续研发,万华终于成为全球第二家拥有尼龙12全产业链的公司,也为企业开辟出一片新市场。
“万华从上游转向下游、从大宗化工品转向精细化学品后发现,上下游市场环境完全不同。”随着万华转型的不断深入,廖增太深有体会。
上游基础化工品,如MDI、聚氨酯、石化产品,属于大宗化工品,批量化销售,市场所需要的服务相对较少;转战精细化学品领域后,下游细分市场众多、涉及各行各业,所需精细化工品与新材料的性能各异,呈现出多批次小批量的生产特点,需要大量市场销售和服务人员。
生产大宗化工品是以厂家为导向的,而精细化学品市场完全是用户为导向的。廖增太介绍,汽车内饰对新材料有着舒适、环保、寿命长等特殊的要求。一个产业新进入者想要说服厂家试料,往往就要耗费很长时间。一旦试验中发现问题,就要赶紧回去攻关、调整。试料会影响汽车厂家的正常生产,第二次试料还要再次长时间的沟通、等待机会。万华耗费了五六年,才批量应用到汽车产业,可一旦进入,就会形成长期稳定的市场关系。
年,万华开始进入冷藏集装箱。由于集装箱在海上长期运输、路途颠簸。这对产品保温的可靠性有着严苛的要求。以前,中集、马士基等均与国外品牌长期合作,为挤入这一市场,万华与大型船运公司反复沟通,寻求试料的机会。有时试料因一点瑕疵无功而返,等到技术改进后再次寻得机会,一年就过去了。直到年,万华用了整整10年才真正在这一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万华向精细化学品的细分市场转型,一方面推动着前端技术与后端市场贴合的更加紧密;另一方面,使企业需要更多的市场销售与服务人员。年至7年,万华营业收入从亿元增长到51亿元,销售人员基本维持在人左右。而年,万华销售人员突然翻倍增加到人。
尽管进入下游市场需要大量的投入、漫长的周期,但廖增太坚信,这一市场技术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价格更稳定,市场前景也更加广阔,也是全球手握MDI技术的几个化工巨头普遍的技术路线。在精细化学品领域,尽管万华与布局数十年的外资巨头尚有一定差距,目前只占其总营业收入的10%,但未来必将超越其他业务,占据主导地位。
06总结
万华化学从前身烟台合成革厂一路走来,成为一家市值亿的化工巨头,运气很重要,但实力更重要。
运气在于,成立之初就获得了国家大力支持,年拿到全国财政的千分之四的资金支持从国外引进技术。
随后,更是借了改革开放,全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东风,市场需求一路暴增。
而万华的实力在于,研发能力强,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的技术瓶颈,使主营业务从单一的合成革、MDI,拓展到聚氨酯、石化、新材料与精细化学品三大板块;0年研发投入超过20亿元。
同时,万华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工厂,转变为一个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的上市公司;管理团队优秀,管理层权责分明、充分授权,决策程序简洁。
因此,自年上市以来,万华的收入和利润的年化增速均超过0%,市值累计增长超过倍。
从市场需求来看,年到年上半年是化工行业景气周期。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汽车等主要下游行业需求增速减缓。0年,受年初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等影响,全球化工行业上半年处于弱势运行状态;下半年中国经济回暖,内需较为旺盛,尽管海外疫情蔓延,全球主要国家均采取措施稳定经济运行,化工行业下游主要产业逐步回暖,化工产品需求回升。
相应的MDI价格,也从0年4月触底回升,到目前逐步企稳,处于历史中位。
展望未来,万华化学参与全球竞争,超越德国巴斯夫,走向国际化工巨头之路,还有以下优势:
1.工程师红利。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是人才。中国每年培养全球最多的工程师,且中国工程师的工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低位。万华现在有研究人员人,每年还要从包括清华在内的各大高校招不少硕士博士。产学研结合,高质量的人才投入,助力万华在未来精细化工市场长期发力,不断突破更多的关键技术研发。
2.作为国企,获得生产要素成本较低。想扩张扩产,拿地容易;想收购其它厂子,融资成本低。且在国内不会遇到反垄断。
.处于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万华处于制造业大国中国,只要零关税内销,就可以解决50%的产能。在国内还有物流运输方便,上下游产业链配套齐全的优势。
4.规模优势。万华单套产能规模大、建设成本低、一体化程度较高,所以生产成本低于竞争对手。
不过万华的股价波动性非常大。股价年到达一个高点,之后十年一直反复震荡,一直到7年才突破前高,万华这几年股价暴涨5倍,原因在于7年开始业绩爆发,吃到了一波MDI产品国产替代的红利,以及年2月完成反向收购母公司实现整体上市。
(东方财富数据)
展望未来,全球化工产业发展呈现下游需求高端化、产业集群逐步向上游原料和下游市场靠拢的特点。
机构预测,到年,中国化工市场占全球化工市场的比重将由目前的40%提高到50%。
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产品向下游高附加值延伸,高性能的化工新材料需求和供应增长迅速;二是烯烃、芳烃等大宗化学品的增速将会加快,逐步替代进口。化工行业生产基地大型化、一体化,产品多元化、功能化,规模化、全球化依然是产业的发展趋势。
年,预计万华的净利润将超过亿,对应18倍市盈率的话,估值可达亿元。
对应目前股价,估值处于比较公允的位置。
对标德国巴斯夫,多亿人民币的净利润,亿欧元(4亿人民币)的估值,市盈率只有8倍。当然,巴斯夫在德国上市,证券市场流动性不如中国,因此公司估值也相应较低。同时,万华的利润空间,成长空间都比巴斯夫大,理应享受更高估值。
从员工人数看,万华化学1.7万人,巴斯夫11.7万人,万华化学的人均产值更高,公司效率更高。
长期来看,万华化学市值突破0亿,是完全可以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