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介绍 >> 收藏它不止是椅子更是最小的建筑
文/羊城晚报记者施沛霖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椅子,可以有多少种面貌?在设计大师的妙手设计下,它们不再是寻常可见的家居用品,而成了“微缩的建筑”、家具设计历史的见证、集实用与美感于一身的艺术收藏品。
椅子一直是设计师们热衷的设计课题。一张张经典设计的座椅,贯穿了近一百多年的现代家具发展史,从19世纪中简约朴素的弯木椅子,到20世纪荷兰风格派的红蓝椅、包豪斯的钢管椅,再到斯堪的纳维亚设计中众多经典大师之作等等,经历岁月洗礼依然被世人所推崇。
《缩小de建筑》个人收藏展现场
凯尔·柯林特、格里特·托马斯·里德维尔德、密斯·凡·德罗、勒·柯布西耶、阿尔瓦·阿尔托、汉斯·瓦格纳、阿恩·雅各布森……这些西方现代设计史上闪光的名字,连同他们设计的经典座椅,一直被铭记。
以往在国内,懂得欣赏、收藏经典原版椅子的人并不多,随着消费水平和大众审美的提升,越来越多人钟情于经典原版椅子,在他们看来,这些经典椅子是对生活哲学及美学最微妙的诠释,收藏它们,便是收藏一段家具设计的历史,也是对大师们的一种致敬。
90后设计师、家具收藏爱好者王树茂认为:“椅子并不是冰冷的家具,而是传递温暖的载体,坐在椅子上,你或许能感受到设计师们别样的关怀和温度。”今年8月,王树茂曾在国际名家具(东莞)展上举办了个人藏品展——《缩小de建筑》,展出了其收藏的件原版经典坐具,吸引了不少设计爱好者、业内人士等前去观看。读懂经典椅子背后的历史故事、人文内涵,也许会明白这些“最小的建筑”,为何会令设计爱好者和家具藏家们深深着迷。
嘉宾简介
王树茂
FemoDesignStudio创始人、90后新锐设计师、家具收藏爱好者。
设计作品曾获金羿奖组委会大奖,中国设计奖年度至尊奖、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台湾金点产品设计奖、红星奖未来之星奖等专业竞赛奖项共计一百余项。作品曾参加意大利米兰家具展、瑞典斯德哥尔摩家具展、“德国upcycling升级再造”世界巡回展览、上海“意思”设计展、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展览。
收藏初衷
出于钟爱为了学习
羊城晚报记者:请问你从何时开始收藏原版经典设计椅子?现在共有多少藏品?你是按照什么体系或逻辑来构建收藏的?
王树茂:我从大学毕业后开始喜欢收藏和研究原版的设计,一开始只收藏椅子,后来开始收藏和家居相关的所有产品,包括灯具、花器、饰品等。现在已收藏了近件坐具设计和件其他家居产品。
我在大学时读建筑与环境设计专业,我一直觉得,建筑的体量感带来的是一种比较有距离感的震撼,但设计巧妙的小产品却时时令我有所触动。我常在思考产品背后的设计,出于对家具的热爱,现在一直从事相关的设计和研究。导师常教导我们,做设计一定要包容,我的藏品里大部分是北欧的设计、包豪斯的设计,也有明式家具、新中式家具。我希望尽可能把不同时期、有历史进程意义的椅子都收进来,以后构建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家具博物馆。
《缩小de建筑》个人收藏展现场
羊城晚报记者:原版经典设计的椅子市场价值幅度是多少?核心收藏价值在哪里?收藏的初衷与目标是什么?
王树茂:原版的椅子便宜的从几百元到几千元,贵的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并不是所有的原版经典椅子都价格不菲。
我是因喜欢而想去购买它、拥有它,收藏的初衷是因为学习,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去接触和使用原版的东西,才能学到这些设计的精髓。
一些原版经典家具往往分成常规版本和限量版本,非常规版本通常是改变了颜色、布料或者带有设计师的签名,价格会贵上许多,因为我从没想过以后把这些藏品卖掉,在有限的资金里我也更希望入藏更多的椅子,所以不会去购买限量版的产品。我想收藏的是这个款型,而不是这个椅子本身代表的价值。在接触原版设计的时候,你要想清楚自己是为什么而购买,这一点很重要。
椅子故事
记载历史浓缩文化
羊城晚报记者:在众多家具中,椅子有什么独特性?你如何理解“从经典椅子的设计可以折射世界家具发展历史”?
王树茂:说起椅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生活中也经常使用,但不同的椅子却能带来不同的生活品质。椅子的舒适度、构造、材质、设计等,每一处的细节都是对生活哲学及美学最微妙的诠释。对于设计师而言,一把好的椅子更是一件能够继承和流传的艺术品。在一把椅子上,不仅可以看出不同国家和地域的风土人情和审美喜好,还能感受到不同材质、工艺、细节与环境之间背后的文化气息。
椅子在家具史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存在,它的款式和材质千变万化,几乎所有的设计师都想拥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椅子设计。历史上,一线的大牌家具,大部分都是建筑师做的。当他们设计完了一个教堂、学校或其它建筑,常常会为这个建筑重新设计一批椅子。
在欧洲,很多建筑师都非常痴迷于椅子设计,甚至他们设计的椅子,比他们设计的建筑还要出名,很多传世椅子的设计也是出自这些建筑师之手。对于建筑师来说,设计一把座椅的难度不亚于设计一座大型建筑,从概念草图的推敲到各种材料的制造工艺、结构的连接方式、人体工程学等都要一一考量,力求令椅子集功能、技术、美感于一身,最后变成一个能够在生活中使用的实体,更浓缩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因此,椅子也常常被认为是最小的建筑。
椅子和人们的生活以及社会文化息息相关,椅子的设计风格演变与技术发展是不可分割的,椅子的诞生通常伴随着材料和结构的进步,材料演变在整个家具史上意义重大。比如第一件金属弯管的椅子、第一件实木弯曲的椅子、第一件胶合板的椅子等都浓缩了家具演变的历史。不管这些椅子的造型如何,它们在材料上的进步都很值得我们学习。比如Chair14就是实木弯曲技术的代表作,而CESCA悬臂椅则是把金属管的材料特点发挥到了极致,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
产品名称:Chair14
计师:MichaelThonet
设计年份:年
设计品牌:Ton
价位:元左右
设计说明:14号椅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量产产品之一,它开创了现代家具的历史。其基础是MichaelThonet在年代开发并完善的一项新技术——实木弯曲技术,这是首次使用这项技术进行家具的批量生产。14号椅还有一个巧妙的分配模型:可以将36个可拆卸的部件拆分包装到一个1立方米的盒子中,运往世界各地,然后在现场组装。以上元素决定了其在家具设计史中的重要地位。
读懂设计
提升审美尊重原创
羊城晚报记者:作为设计师,你认为支持与收藏原创家具设计,意义何在?
王树茂:当今世界,设计的话语权还在欧洲,而在未来,原创和融合才是中国设计通往世界的钥匙。中国设计在世界上崛起,这是所有中国设计师不变的使命和追求的目标。
我认为未来家具设计首先要更重视原创,而不是一味的抄袭和仿冒。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去寻求现代的、具有国际普适性的风格与元素来进行原创设计。同时在美学与制作工艺上,寻求材质与作品之间的内在平衡,让集美学和功能为一体的家具能够提升生活的品质。二是融合中西方家具文化的特征差异,吸收中西文化精华,为设计注入新的血液、新的文化。让家具设计超越时空界限,集大成而博采众长,绽放多姿的融合之美。
羊城晚报记者:你认为目前国内喜爱或收藏原创经典家具的群体是否比过去有所扩大?大众对此接受程度如何?
王树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里使用原版的家具,他们大部分都是从事与设计相关的行业,更懂得设计的附加值,并非简单地看材料是不是紫檀或黄花梨。随着国内消费水平和大众审美的提升,人们对家的美好期待,对家居空间舒适度和设计感的需求也全面升级。80后、90后,甚至00后开始成为消费主流,他们的眼界和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不再只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