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介绍 >> 万达茂BIM设计详细任务书及具体技术标准
一、软件平台
1.使用主体设计软件可采用CATIA,Rhino,AutodeskRevit,BentleyBuilding,MagiCAD,AutoCADArchitecture、MEP系列软件等之一作为建模的软件平台。模型整合可采用Navisworks,并结合万达要求的BIM协同工作平台。
2.除非特殊说明外(如幕墙系统须采用CATIA或Rhino软件平台),要求各专业建模需采用相同的软件平台。如需跨软件平台,必须事先征得万达同意。
二、基础服务
1.协助万达进行BIM模型规划方案及系统标准的定制和完善,包括模型结构分类、模型文件组织、模型构件、模型搭建规则、模型信息分类与管理。
2.负责主体模型管理、维护及更新工作,并按相应设计、施工节点出具模型和报告。
3.负责督促并接收各个分专业的图纸(包含但不限于各专业施工图、深化图、变更、洽商等)、模型,并进行日常碰撞检测和净空分析等,及时反馈委托方并提供优化措施及意见。
4.负责协调和复核设计单位按照BIM检查报告进行图纸修改。在重要设计节点,乙方应安排工程师在设计单位进行协调和配合,所有修改应形成记录并会签。
5.负责进行包括各个模型软件平台的数据转换整合,包括:CATIA、Rhino,AutodeskRevit,ArchiCAD,BentleyBuilding,MagiCAD,AutoCADArchitecture、MEP系列软件等,以及解决其他专业软件的数据接口问题。
6.负责与BIM相关的其它分析模型或软件平台之间的数据转换,包括但不限于:LEED能量模型、风环境模型、结构分析模型(如Tekla、SAP、ETABS或MIDAS)、日照分析等,如BIM软件不能直接输出其他专业分析软件的格式,应按专业专项分析单位要求提供最适宜的中间格式。
7.及时通过《万达BIM协同平台》对模型进行更新,针对问题节点进行跟踪。所有BIM模型和报告必须上传平台,否则视为未提交成果。
8.施工图模型完成后,乙方需派驻一人在施工现场,配合解决各类深化设计,模型移交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驻场天数不少于60天。
9.提供具体、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保证周期更新和节点模型准确反映图纸信息;提交甲方的模型需要绑定最终审批人信息及审批时间。
10.对于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工程洽商、图纸会审记录,应严格按甲方规定时间,对模型进行更新,并体现在《万达BIM协同平台》。
11.在游乐设备、包装等招标过程中对根据各个投标方的产品参数、图纸、模型进行整合和碰撞分析,并及时提供碰撞报告。包括设备安装通道中的碰撞检测(与结构、建筑、机电等其他专业已存在构件),以及设备安装完成后与已有构件的碰撞检测。
12.按甲方要求出席设计例会、项目例会、设计交底会等工程会议,并在会议中进行模型操作。
13.协助业主进行各个专业工程量数据导出及核查工作,并对复杂曲面协助深化设计。
14.BIM培训,给业主提供10天的现场技术培训服务。
三、外立面幕墙数字优化设计
1.外立面幕墙深化必须使用CATIA或Rhino作为优化设计软件平台。
2.需按生成逻辑的步骤分层级逐步深化,应包含但不限于基础控制曲线,基础控制曲面,构件截面,构件实体模型。
3.对曲面平滑度进行分析,通过不断优化生成曲线,最终获得无曲率突变、光滑度较高的外幕墙曲面,并对曲面曲率进行分区间统计,为幕墙深化提供基础数据。
4.在主体控制面上划分主材质范围,并用不同颜色、图层标示在模型中。
5.提供相关逻辑思维导图及说明,相关数学原理及优化图示示意。
6.需对每块面板进行命名,此命名系统应涵盖设计、算量、加工、安装、补片维护等各个阶段。
7.提供面板优化原则及相应技术路线。
8.依据具体项目会给出具体的优化目标,结合视觉效果、造价、加工精度、加工周期等多个因素给出最优方案。
9.需对优化成果进行多方面、多角度比对,协助成本部门进行相关测算。
10.根据相关提资条件,分析幕墙节点中灯具与立面关系的合理性,准确提供特殊立面的灯具数量。
11.建立几何模型与算量之间的联动数据库,实时对算量数据进行校对。
12.针对外立面幕墙系统特殊重点位置进行电子封样。。
13.完成外立面幕墙优化设计分析报告及操作手册。
四、项目主体土建BIM设计
1.根据设计院提资图纸对模型进行周期性更新(常规更新至少一周);同时督促设计院按时上传图纸至万达BIM协同平台;并且满足万达重要节点与设计图纸的同步性。
2.模型需正确、全面反映图纸轴线标注信息。
3.场地:包括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以及原有的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体量模型)等。道路广场、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等。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包括护坡、挡墙、排水沟等。
4.建筑:包括主要建筑构件,如地面、楼板,屋顶、非承重墙、壁柱、门窗、天窗、楼梯、电梯、自动扶梯、中庭(及其上空)、夹层,平台、阳台、檐口、女儿墙、吊顶、雨篷、台阶、坡道、散水明沟等,包括洞口尺寸及定位等信息。
5.混凝土结构:及时正确反映混凝土平面(包括基础、基础梁、设备基础、基础底板、柱、承重墙、楼板、升降板、梁、楼板洞、墙洞、楼梯、结构缝)、混凝土构件类型、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截面尺寸(基础、基础梁、设备基础、基础底板、梁、柱截面尺寸、支撑截面尺寸、板厚、墙厚、牛腿截面)。
6.钢结构:钢结构中心线及定位点基准模型建立、及时正确反映钢结构平面(包含板边、标高、降升板、板上开洞)、钢结构构件截面尺寸(钢梁、钢柱、组合楼板),对业主指定的典型及复杂的钢结构节点、型钢混凝土节点,按照业主要求提供加工图深度的模型,以进行可焊性、可建性研究。
7.结构预留预埋检查统计,并进行数据库管理相关信息管理工作。
8.土建修改及其他专项碰撞检查,土建结构与幕墙相关结构干涉及检验。
五、机电综合BIM设计及优化
1.机电专业三维建模服务范围为:本项目建筑物所有楼层及本项目非建筑物的其它机电专业三维建模,且应带有完整机电信息(如系统、尺寸、管线压力等级、主要设备技术参数等)。包括但不仅限于:空调、采暖、给排水、雨水、消防、强电、弱电、燃气、压缩空气等,(含进出建筑或游乐设施,与园区市政管线连接的所有管线)。
2.机电三维模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内容:
电气:
强弱电电缆桥架(电线、电缆保护管除外,但保护管尺寸≥mm时,或多管(单根尺寸≥40mm且并排布置≥5根时,应在模型中创建);强电设备(如变压器、配电柜、照明箱、动力箱等);弱电设备(如消防控制盘、水泵控制箱等);照明灯具(包括常规照明、应急和疏散照明等)。
暖通空调:
送回风系统、新风系统和排烟系统等风管及管件(需按设计正确反映连接方式,如法兰连接);冷媒管道、循环水管道和凝结水管道及管件等;设备包括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风机、热泵、冷却塔、循环水泵、热交换器、冷凝器和末端设备(如散热器、风口等)等;管道附件如风阀、管道阀门(DN≥)、计量设备等;此外应包括管道坡度、保温、软管、减震连接等。
给排水:
给水、排水、中水、雨水、污废水、蒸汽和通气管道及管件;软管、管道附件如阀门(DN≥)、计量设备和过滤器等,各类水泵、锅炉、软水器、水箱、水罐、隔油器等设备,管道末端(如地漏、检查口、清扫口等)和卫生设备;此外应包括管道坡度、保温、压力等级,正确的管道连接方式和管材。
消防:
消防管道及管件,管道末端(如喷淋头等),消火栓,消防泵,消防用阀门(DN≥)和消防水箱等。
动力:
天然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柴油管道及动力专业相关设备等。
3.配合业主和设计院,按要求分析重点区域净高,对机电主干管线布置(标高、走向)进行优化,与设计院配合完成主干管线排布和设备机房合理布置。
4.检查正负零以下土建预留洞口位置与管线位置一致性。
5.提交各专业间发生的“错漏碰缺”设计问题报告;冲突分析报告需要包含三维机电模型和设计院所提供的二维设计图纸的具体位置截图。冲突分析报告应按招标方要求格式完成。
6.与设计院、施工总包单位及其他分包设计单位配合,继续深化BIM模型,对机电主干管线、分支管线布置(标高、走向)进行优化,配合完成机电管线综合设计,完成机电管网综合设计模型。
7.配合各相关设计、施工单位管线综合设计需求,对重点位置创建剖面,生成3D剖切视图等。
8.继续提供冲突分析报告,并通过《问题审核日志》跟踪和解决设计和模型中存在的问题,直至所有问题得以解决。
9.中标方应对冲突分析发现的问题进行过滤,根据3D设计与2D设计的区别,对主要问题进行梳理记录。
六、精装BIM设计
1.依据装修施工图和设计深化图完成指定楼层重点区域的深化设计(不超过2个)重点区域包括:VIP休息室、VIP接待室、前场卫生间、VIP入口通道、贵宾前厅、前厅等。
2.针对业主选定精装区域进行管线优化设计及合理布置满足吊顶净高要求,并精确定位天花机电末端装置(包含各类灯具、风口、烟感、喷淋、广播、监控标识等)。
3.复杂造型室内设计需协助内装专业进行项目研究(如特殊材料板块划分及优化)。
建筑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