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优势 >> BIM报奖全攻略来了赶快收藏
文
万仁威中建一局华江公司BIM中心主任
来源
广联达新建造
进入三月,各类建筑工程评奖、示范创优活动逐渐拉开序幕,BIM领域内的顶级赛事也逐个开启了作品提交的通道,又到了一年一度BIM工作成果接受检验的时候了,怎么让自己成果总结得更有价值?还能让同行和专家们看得清晰明了?让PPT和汇报言之有物?
你和你的团队都准备好了吗?
01、为什么要参加BIM报奖?
帮助企业树立BIM解决方案库
不只是BIM的报奖,从企业角度来说,参与工程技术类的成果竞赛,本身就是一个总结工程技术(包括BIM技术)应用方法的过程,能够让BIM技术在具体工程场景的应用不仅仅停留在“用过”的层面,而是形成在企业内部可进行推广的富有逻辑的技术资料,帮助企业在BIM技术方面形成各种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行业认可,履历添彩
参与竞赛拿到大奖,是自己的成果获得专家的认可,自己和团队在工作中不断思考、努力和探索过程的一个证明,同时也是企业在技术、资金和人才等方面进行投入的证明,是帮助企业和个人树立行业科技品牌的主要标志之一。
达成指标、提升市场
随着国家对建筑行业加大科研投入的号召,企业对工程技术管理人员通常有科技指标的要求,BIM获奖往往被列入其中,而招投标市场也逐步看重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中的科技水平指标,各省市都相继出台了BIM获奖在信用加分中的规则,BIM成果获奖数量也屡见不鲜的出现在招标文件甚至资审要求中,这也是各企业争相参与BIM竞赛的直接原因之一。
02、什么样的作品能够获奖?
多年参与各类竞赛报奖工作,每次公布名单的时候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尤其是听到很多抱怨说自己手下的项目太普通,技术难点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往往体量规模大、技术难度高、社会影响力广的项目获奖几率更大,因为首先这种项目本身就需要引进新技术去帮助解决工程问题,并且这类项目往往会有更多的资源去投入,能够探索和尝试更多的新技术。
但我也碰到过更多有这很好的工程场景,但是每次都拿不到好名次的情况,这样的现象也是一个普遍的事实,通过对各类大赛的评奖规则文件和获奖作品的分析,抛开工程自身特点,我总结出获大奖的作品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共性特点:
1)落地应用价值显著
这是竞赛评奖最具有说服力的标准,也往往是获大奖项目最突出的亮点,通过BIM技术的应用给工程项目带来质量提升、安全风险降低、成本资源节约、管理效率提升等显著的价值,也是各大奖项和行业希望看到的结果,因此具有显著的落地应用价值体现,往往是获大奖项目最基础的要求。
2)前沿创新性
新,这是我们对获大奖作品的最直观感受,纵观BIM技术在行业中应用已经有年头了,每年的获奖成果中应用的技术也是逐年更新,从最开始的三维管综,到智慧工地,再到人工智能,都是随着社会数字产业的发展与调整在不断进步,因此我个人认为各类赛事奖项的评选,从评委和协会的角度,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挖掘一些勇于尝试新技术的项目作为范例,让建筑行业数字化跟上时代的发展。
但就像之前提到的,不是所有项目都有这个能力和资源去投入,去探索新的前沿科技,同时,就近年来获大奖的项目中,仍然有不少项目把机电管综玩的风生水起,因此我觉得提高BIM获奖作品中的创新性,有三种类型的创新大家可以去尝试:
首先最直观的就是是工具类的创新,即运用了新的BIM软件、平台、数字化的工程设备,或者是基于传统的软件和硬件创造了新的用法;
第二种则是新的应用场景,除了特殊的工程场景之外,从新的角度对工程技术点进行切入应用BIM技术,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也是新的体现;
第三种则是围绕切实的工程需求,运用常见的BIM软件平台设备,创新的排列组合成了更有价值的新的整体解决方案,这些创新的探索往往也是获大奖的作品里的核心内容。
新的数字化软件、设备
新的综合解决方案
新的应用场景
3)有可推广价值
我记得某一次在汇报结束的时候,评委专家特别赞许我对一些行业软件和技术缺陷的分析,并说道“只要你能帮大家找出一个BIM技术运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坑,通过协会的平台和宣传,就能让全国千百个项目避开这个风险,能给行业节省多少资源”,我认为回到技术成果类竞赛、示范评优的本质上来,就是为了行业找出具有一定代表性,可以在全行业进行推广的技术案例,因此我认为申报奖项的作品中是否能够体现BIM技术的可推广价值,能够给其他类似工程作为借鉴,也是获大奖的作品的更深一层的考评依据。
03、成果表达技巧经验
当我们有了好的工程应用题材和成果总结的侧重方向,我个人觉得报奖工作,对成果的梳理和表达技巧能让作品更容易打动评委,同时也是自身和企业在BIM技术的成果能否清晰梳理、得以推广的关键。我结合自身经验与获奖作品的分析,总结了以下几项BIM获奖成果表达的经验:
1)理清关系
BIM技术成果报奖不是做BIM应用年度总结,由于篇幅、时长的限制,也考虑成果推广的接受度,BIM报奖成果往往会突出最核心的一项或几项应用,不需要事无巨细的全部放到成果作品中,因此我认为BIM报奖作品应该只是整个BIM应用总结的一部分,具体选择哪些部分作为突出的关键应用,则需要综合参考上面提到的几项特征。
2)主题鲜明
作品名称可以说是BIM竞赛的敲门砖,也可以成为整个成果的基调和核心,一般来说除了项目名称、应用阶段这类必须要体现的内容之外,需要思考如何在题目中简要地点出成果中突出创新的部分。
一般来说,体现鲜明主题一般可以提炼BIM应用涉及的工程特点(如特殊造型、超大体量、工艺独特、双碳等行业热点概念等)、新的数字技术(自主开发的插件、机器人、数字设备、人工智能等)或者特殊的流程模式(EPC\PPP\IPD等)方面。
3)逻辑流畅
由于参赛作品多,每个作品表达的时间严格限制,因此除了好的题材和主题名称之外,逻辑关系明晰的作品才能够快速准确的向评委表达出作品的内涵。
一般建议用项目重难点的解决过程贯穿整个作品,首先提炼3个左右的工程难点或者管理重点、然后针对每个重难点提出概括性的BIM解决方案、再围绕每个重难点阐述实际的实施过程,并说明执行结果和原因,最后从多个维度对应用过程进行详细总结(如软硬件工具评估、新的流程优化结果分析、行业环境分析等)。
4)素材积累
都说无图无真相,这是很多没能得大奖作品的通病,应用成果全靠一张嘴说,顶多配几张模型渲染图和漫游动画,这对于成果总结类的奖项来说是大忌。在BIM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养成记录的好习惯,素材包括但不限于:各种软件操作的截图、录屏、实施过程拍照、录像、过程沟通的邮件、总结、签证记录以及已成型的科技成果,如BIM相关的工法、软著、专利证书等。
5)动态展示
有了大量素材的积累,我们在成果汇报中还需要选择性的挑选最能表达应用过程的素材,而动态的素材有着信息量大、生动、连贯、可信度高、节省版面的特点,我认为在汇报材料中素材呈现表达优先级:动图>视频>图片>文字。
6)排版设计
任何的汇报材料都需要进行排版的设计,其目的也是更加清晰、简练的表达成果的内容,同时考虑观看者的视觉感受和注意力规律,我建议在每页的排版设计中注意以下几点:提炼重点关键词、避免大段文字、多用图表、放大字体、配色协调、段落对齐。
7)客观表达
客观带来进步,尤其是在成果总结的作品中,切勿浮夸粉饰,动辄几百万的经济效益、反复强调的“大大提升”这类结论,让人对应用成果反而起了怀疑,总结一定会存在反思,在单个工程中,不可能存在完美对应的产品和一次就能用好的数字化流程,客观、定性且量化的分析,如“该设备虽然操作简便、精度高、但成本太高,且数据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不够广泛”、“通过基于BIM的质量管理流程,每栋单体比传统流程节省质量人员2名、节省测量周期7天,检查覆盖面增加60%”,这类的表达配以图片,更能体现应用和思考的深度。
8)答辩事项
当汇报材料已经准备好,最后答辩就是临门一脚了。别小看这短短十来分钟,本来申报材料得到了一等奖的分数,而现场答辩得分把总分从一等奖末尾拉到二等奖,就得不偿失了。
我认为成果答辩是整个报奖工作锦上添花的部分,答辩时候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a.设备调试。提前确认答辩电脑的PPT比例、演示软件,尽量参加提前调试。b.时间合理分配。建议汇报的各部分时长比例:项目重难点:资源配置:应用过程:成果总结=2:1:4:1C.提前演练讲稿、大纲。在保证清晰的情况,尽量提高语速,建议讲稿按字/分钟准备。D.临场应变。倒计时提醒后,只需要用一句话说明白重要应用点的过程和总结:为什么—做了什么—达到效果,人员架构、经济效益之类的全部跳过。
另外建议大家尽量正装出席,不仅体现对大赛的重视,这种霸道总裁般的着装也能给自己一个“我就是来slay全场!”的心理暗示!
最后,预祝大家在年的竞赛都能得到满满的收获!
作者简介:万仁威,作为第一完成人/主讲人获得3项龙图杯一等奖、2项中建协BIM大赛一等奖,入围全球AEC卓越工程BIM大赛,带领团队在各类省部级、行业级赛事中累计获奖40余项
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非官方评奖标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