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材料

光启技术成为航空成品机体结构的双料

发布时间:2022/12/30 9:48:58   

来源:证券时报

8月28日,光启技术收盘报21.33元/股,涨0.23%,换手率为4.56%。该股票近日备受资金追捧、频现大宗交易。从7月初到8月,约20个交易日内光启技术股价最高翻了4倍。

近日,光启技术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超材料的逆向设计性与定制性,因此,不同于其他行业,超材料的研发订单及营收对于未来转化成业绩是比较明确的前置性指标。公司在研型号都将持续10-20年的服务期,有望数以百倍的转化为持续性批产订单。”

目前,光启技术深圳银星基地的产能扩张建设已经完成,产能从公斤提升到公斤/年,为公司大规模尖端装备订单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顺德项目一期已经完成封顶,预计年10月建成试产,12月正式投产,一期建成产能可达4万公斤/年。

持续加强研发

由于新冠疫情的直接冲击,以及对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都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光启技术表示:“在这种危机并存的环境下,企业只有苦练内功,自立自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我们在技术上持续进行高投入。”

根据光启技术近日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上的投入占营收比例为20.05%。在上半年扩容完成的超材料设计超算中心,目前有约个节点,峰值计算能力万亿次/秒,可以实现高效率高精度的仿真技术,为应对更复杂、更高难度的仿真计算提供基础保障。

超算中心的整体升级,意味着光启技术可以实现更多复杂材料、更大尺寸、宽频带、全方位的超材料航空结构件的性能仿真,甚至是整机模型的仿真计算。

上半年,超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8%,占合并营业收入的比例从30.93%大幅增长到61.46%,占比超过半数。

目前,光启技术已经完成了超材料技术在先进飞机、大型无人机、海洋航空装备、电子通信系统、单兵AI装备等多个尖端装备领域的应用。在尖端装备领域中,参与项目预研、在研阶段设计,就意味着赢得了先发优势。

光启技术对证券时报记者解释道:“由于超材料的逆向设计性与定制性,生产交付流程为‘前期预研-联合设计-性能测试-批量生产’。因此,不同于其他行业,超材料行业的研发订单及营收,对于未来转化成业绩是比较明确的前置性指标。目前在研型号都将持续10-20年的服务期,有望数以百倍的转化为持续性批产订单,这也让光启技术提前敲下未来的业绩确定键。”

高精度制造为巨量订单打基础

“今年以来,美国总统特朗普不断升级对华为的封锁让我们充分认识到,研发能力再强,如果没有高精度的高端制造能力,同样会被卡脖子。因此,光启技术走的是研发与生产并重的路子。”光启技术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今年5月,光启技术深圳银星基地的产能扩张建设已经完成,产能翻番,从4,公斤提升到8,公斤/年,为公司大规模尖端装备订单生产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顺德项目一期已经完成封顶,预计年10月建成试产,12月正式投产,一期建成产能可达40,公斤/年。产能持续扩大并非盲目的大跃进,而是需求端近几年的持续爆发和未来几年的确定性,带来的巨大交付压力所致。

光启技术透露,今年以来订单量的激增,这使得其面临了更高要求的研发任务。

今年二季度,光启技术在投资者电话交流会中透露,公司当前一部分产品已经开始批量订货,预计今年将获得10亿元的订单;而在今年7月,光启技术对外披露的一份公告显示,光启尖端通过成都某重要客户的外包合格供方资格审查,具备复材结构件合格供方生产资质,不仅可以为该重要客户提供成品产品,还将为该客户提供复材结构件外包生产配套,为公司继续开拓尖端装备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目前,在尖端航空装备领域中,客户外采以成品为主,这也是尖端装备供应商的主要市场;此次光启技术又进入了“机体结构”这一领域,成为航空“成品+机体结构”的双料供应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73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