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优势 >> 课堂以育人为目标提质增效,老师如何备好一
备课是教学的起点,是教育教学的首要环节,更是“双减”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在课堂引入各类学习方式后,备课不仅越来越需要老师的技巧和匠心,还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性,更要牢牢抓住“育人”的核心目标。
让课堂具备深度,备课就要踏实走向专业、精准,我们的行动必须找到关键支点和有效经验。
01
备课走向有效的第一步:
科学流程,备学生,设计学习
很多老师往往在设计学习目标时就“跟随”感觉,不知道目标是否合理,最后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可惜的是,学校提供给老师的教案往往也比较粗放。
传统教案模板
扭转这样的教学随意,必须借助科学和理性方法,先将备课对象和流程理清楚。
我们观察到,有一些极富创新、变革精神的老师,在备课开启之前,先是根据课标和学生素养,梳理出每个学科素养落地的具体表达,然后据此设计每个学段、每个单元的小主题,每个学科知识点结构清晰。
接着,目的地确定了,先不思考怎么走到那里,而是想“你怎么知道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个过程大量的评价量表会设计出来。这时,我们传统理解的备课才开始:为了达到“目的地”,你要设计什么活动和方式,给学生什么样的支持。
这一脑洞大开的模型其实最初来源于美国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开发的“基于理解的设计”(UndershtandingbyDesign,简称UBD)。可见,备课就是教学设计,就是设计学生学习系统。教师专业化首先就要做到学习设计的专业化。
说回常态备课。实际操作中,老师如果基于加涅ADDIE模型和UbD模型,就可以清晰地将备课(准确地说是学习设计),分为七个步骤,称为“七步成师”学习设计模型法。
其基本流程和结构为:学习结果分析、重难点分析、学习者分析、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产品开发。
第一步:学习结果分析
思考学生到底学什么,为什么学。
学习结果分析一般分为三大步:
第一步,必须认真阅读课程标准、教材和考试说明等;
第二步,初步填写预期的学习结果表;
第三步,预判学习结果中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寻找学习结果也有三种方法:
一是提取:陈述性知识和技能是可以从教材中找到的。
二是提炼:有的观念、观点、技能不是直接从教材中可以找到的,而是需要进行一番思考,才能提炼出来。
三是综合:根据本章节的知识、技能等,分析可能会形成什么能力和素养。第二步:重难点分析
重难点分析相当于要画出一个知识地图,这个时候就要分析学生的“新知”和“旧知”,因为学习新知是建立在旧知基础之上的。
比如通过层级分析可以分析出学生的起点在哪里,要突破哪些障碍才能达成目标,找到突破方法。
第三步:学习者分析
通俗说法是,“备学生”。
学生有以下六种类型:
ABCD型,提前学习者。还没有教A,学生已经会了,但这不一定是好事。
BCD型,学生的基础非常好,“理想型”学生,但这个类型的学生在现实班级里一个都没有。
B/C/D型,换一种形象化的表达就是缺胳膊少腿型。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场景:一大批学生都缺胳膊少腿,并且每个学生缺的部位还不一样。由此可见,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由此产生。
0型,头脑中有一些知识的,只是没有学习新知时必备的B/C/D。
负型,这类型学生的头脑中装了一大堆错误的东西。错误的东西可以分成四大类:知错就改、知错难改、知错不改、自以为是。
3+5型,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都是这种类型。3是指旧知残缺不全,5指的是头脑中装有大量的错误认知,就是“该知道的不全知道,不该知道的全知道”。
我们的学习设计,就要想方设法把“3+5型”学生变成“BCD型”。这需要两个技术,一个叫补缺,一个叫纠错。
建构新知
第四步:学习目标设计
目标在哪里?我们怎么确认到达了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到达目标?
根据三个问题,可研究出学习目标的撰写公式:
学习目标=学生+掌握程度+学习结果+可观察的行为(证据)
如何能撰写出这样的学习目标呢?可把学习目标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定学习结果。根据对学习结果的分析,确定学习结果类型,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在陈述性知识中,是概念还是原理等。
第二步:分层次。认知领域的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记忆、理解、运用。
第三步:具体化。也就是一定要可观察,方法就是找动词、加条件、定标准。
第四步:造句子。加主体、调顺序、成句子。第五步:学习评价设计
学习评价的全流程是:评价准备—获取信息—形成判断—决策反馈。
评价准备是核心环节,包括以下行为:依据不同的学习目标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设计相应的评价活动、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量规)。
第六步:学习过程设计
一般而言,学习有三个核心子过程——知识的建构过程、知识的巩固过程、知识的运用过程。简称为建构、巩固、运用,再加上启动和总结两个辅助子过程,这五个学习子过程构建了“五星网状”学习模型,基本的过程是“启动—建构—巩固—运用—总结”。
“五星网状”学习模型
启动: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消除学习的障碍因素;建构:通过外界信息与头脑中原有知识发生交互作用,形成个人稳定的特有认知的过程;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对技能的练习、对动作技能的训练,从而使知识和技能的提取基本达到自动化。运用:要学以致用,通过所学到的知识、技能、策略、方法等来解决问题、创造创作。总结:包括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顾、对经验的反思、对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探究和学习。在实际教学中,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类型、不同学习结果,可以衍生出无限的教学变化。
第七步:学习产品开发
在以上步骤基础上,开发师生需要的教案、学案、素材、课件、作业等。
相信这样一套学习设计模型流程完整走下来,不仅我们对自己学习设计对象已然很清晰,而且不知不觉中我们不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