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模型材料 >> 模型材料发展 >> 孤独症家庭干预绘画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许多儿童家长发现孩子总是展示出较强的绘画兴趣,总是会画出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画面,实际上这是由于孤独症儿童缺乏观察以及模仿能力,潜意识中的图像储存不足,难以构建出具体的图像所导致的。
因此,这就需要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外界事物并进行绘画,将这些事物转换成图形符号存储在大脑中,从而促进孩子能够通过具体的画面准确地表达自我,发展认知。
家庭训练日记:洋洋是一个特别爱画画的孤独症孩子,但是在妈妈看来,洋洋的画就有点瘆人。洋洋总是喜欢用红色和蓝色来画画,虽然看着像乱涂乱画,可妈妈觉得有点恐怖,也很好奇洋洋的内心到底是怎样的。妈妈也没有阻碍洋洋画画,但还是害怕洋洋的心理状况不好。
大赛爸爸说:许多孤独症儿童都喜欢通过绘画来抒发一些内心的压力,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孩子绘画的内容不符合常规,而应该尊重孩子的绘画创作。
家长可以通过多引导孩子进行多种形式的绘画创作,促进儿童对周围环境事物的了解、积极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家长可以带孩子一些其他的美术游戏,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我们的建议:1.利用图形符号建构儿童认知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的绘画内容都是比较杂乱的,缺乏具体的图像形式,因此这就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孤独症儿童的各种图形图像的抽象模型能力,从而使孩子能够在绘画中顺利输出图形符号。
例如,孩子无法理解长短的概念,家长就可以通过绘画,转化为视知觉,从而加速孩子对这一意像的感知。
2.引导孩子学习图形符号
绘画能够让孩子结合自己已有的认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事物。年幼的孤独症儿童的绘画内容大多是凌乱的线条,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用线条组成一些抽象图形。
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家长可以借助抽象图形教会孩子跟形状有关但一些图形符号,例如将三角形和正方形合成一座房子。
3.美术游戏激发孩子兴趣
美术游戏的形式不拘泥于普通的用笔在纸上画,家长可以带孩子用木棍在沙地上进行绘画,用颜料涂满手在绘画墙上进行涂抹创作,也可以通过彩纸或其他废弃材料粘贴组合进行创作。
游戏中,家长需要不断地对孩子输入一些绘画的符号,例如,小鸟、太阳、云朵等符号,帮助孩子在潜意识中进行塑造、积累这些素材。